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旅程 (三十3.10)茅洋寺

(2014-07-12 14:24:20)
标签:

孝子岭

小港镇堰山村

圣母殿

葛仙圣母纪念塔碑记

千年古刹

分类: 旅游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105日,即第四天。我们决定继续前一天的行程。

一、引言

前一篇文中,讲到灵峰寺有一条通往茅洋寺的山路,实际上那原本是一条古老的卵石路,俗称孝子岭,现在部分路段已做了修缮,也称森林步道。这条千年古道的两旁森林密布,道路蜿蜒陡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若是杜鹃花盛开之时去,整个山岭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现在朝拜茅洋寺有2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灵峰寺至茅洋寺之间的山路,另一条是信徒们捐建的盘山公路。有车前行,只能走公路。我们的车从小港出发,很快来到了山下,一直往山上开,路算平坦,片刻时间,就来到了茅洋寺的门前。

远望,风景这边独好。

二、简介

1所处位置

茅洋寺,位于原镇海、现北仑小港镇堰山村,在茅洋岗上,它还是一座千年古刹,海拔三百二十米,离宁波市区17公里,是名闻遐迩的浙东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2风水宝地

茅洋寺,地理独特,原为洋中之山,山中之峰,峰中之天。为天灯阴阳八卦型(又象金燕栖窝)。为“金龙沐日卧山岗”,西为“银虎赏月安守门”,为“朱雀息在大元宝”,为“玄门大开通四海。常年云雾磅礴,清凉无染。在今天的茅洋寺周围,虽无潺潺流水,且有甘露灌顶,涌泉从地而出。据当地老农介绍说,茅洋岗上的泉水饮而能使百病消散,延年益寿,何况这里的水往西流,千古难得有,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

3一段历史

茅洋寺,始建于西晋,盛兴于唐,最后前身古刹建于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4年),直至五十年代原寺毁于一旦,平地片瓦不留,成为黄山野岗,后成为茶园,甚为可惜。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茅洋寺与天童寺、育王寺、灵峰寺相比,名气不是很大,从山下走上去要一个多小时,而一条山路较为陡峭,所以,以前去朝拜的香客相对不多。

20003月,得到了国家宗教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正式批准复建茅洋寺,从2001年起,在有关方面的关怀和协力下,经过十方信众和义工们的发心护持及主持妙永法师的不懈努力,全寺主体工程天王殿、大雄宝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放生池,包括方丈室、厢房等,到如今已相继完工,目前,整个寺院初具规模。

4寺院现状

茅洋寺,与灵峰寺一样,也是一座佛道两教共处之寺。里面除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等佛教殿宇外,还有供奉葛仙圣母的圣母殿和大仙殿。佛道两教完美交融在一起,也是茅洋寺的一个特点。

茅洋寺依山势而建,步步高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圣母殿。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三位佛祖,发髻是蓝色的,端座在莲花台上,很是高大,不比大寺院逊色。背面供奉的是玉制的西方三圣,两边是千手观音和观音座像。大雄宝殿的两边是十八罗汉。左右上角是文殊,普贤,旁边还有文昌和关圣。

三、葛洪与母

葛洪,其人在上一篇文内已作简略介绍。

1纪念塔碑记

这座寺院的最早建造,很大程度和葛洪与他的母亲有关,有一座碑记证明了这一点。

灵峰寺里有一座圣母殿,而在茅洋寺里也有一座圣母殿,其圣母殿的左面竖着一座《葛仙圣母纪念塔碑记》,塔的背后写有碑记的全文:

葛仙翁,名葛洪,字孝先,祖籍江苏勾容,其母葛门洪氏名翠凤,生于西晋太康(公历327年)四月初十,二十岁生葛洪,二十八岁丧偶,后与子及长子媳移居浙江舟山东湾,由于政权腐败,民心意乱,地壳运动,劫难来临,玉帝派吕仙下凡以卖油为名测试人心,大桶小壶只收分文,众人贪痴其事,反感为运,唯圣母嘱子将多油退还,吕仙感动曰:城邑将陷,如见庙前石狮眼血,即背母向西逃之免遭灾难。是日,屠夫狮眼染血,葛仙视之,立即背母向大陆逃难,东京即塌于大海,塌东京,涨崇明传说源于此。葛仙背母在金塘岛暂栖数日最终达到茅洋岗寺,母见此地,胜景如画,决定在此修炼。葛洪插筷成竹扎茅为蓬,为母建舍,自去隔山灵峰普定禅寺炼丹,平时常来探母,以孝为天,母炼丹、采药为民治病,普度众生,功德屡屡,感动苍天,观音接引,极乐成佛,还如婆娑,再度众生,从此灵峰赶茅洋,银子一千两成为千年佳话,信众故建寺塔祭祀,流芳百世,祝愿佛道业林,万古千秋。

这里记录了葛洪背母逃生来到此地的缘由。

2为何建寺

茅洋寺,实际上是葛仙圣母修道成佛之地。

我们的祖先在祈拜“葛仙翁”同时,没有忘记教子有方的葛母。传说云:葛母谆谆教诲儿子,做人要清白、正直、诚笃;既要为民治病,更要为民除害;要戒尽酒色财气,静心修炼。葛洪唯命是从,并付诸行动。后来,葛洪成仙,化作金龙,飞入东海大洋。葛母因思念儿子,常常登上山岗,眺望呼喊。以后人们便把此山岗命名为“望洋岗”(别称“茅洋岗”),并在岗上建造“茅洋庵”,这便是后来茅洋寺的前身。

千百年来,上灵峰礼佛叩仙的香客,大多不辞辛劳,翻山越壑,去“茅洋庵”敬拜“圣母娘娘”(俗称“茅娘”)

3孝子岭

茅洋寺,传说这茅洋寺又叫望娘寺

因为葛仙翁非常孝敬母亲,虽然他为老百姓治病繁忙,但他总是不忘记母亲,每天爬山越岭去看望母亲,风雨无阻,有时,葛仙翁要把自己的母亲从茅洋寺接到自己住的灵峰寺,全程都是背过来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葛仙翁的孝子之心,把这条路取名为孝子岭。现在,后人为了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孝心,都会去爬孝子岭,感受一下葛孝子的孝心。

茅洋寺里绕道到后山,没走多少路,映入眼帘的是竖着的一座不大的牌楼,上面写着“母子门”,出了此门就是孝子岭了,由此可直达灵峰寺。 

4孝顺心

圣母殿里面悬挂望娘寺的匾,供奉的是葛仙圣母,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当地的和附近舟山的信众都把葛仙圣母当作观音一样看待。

当年葛仙圣母生日时,为鼓励、答谢信众前去茅洋山祝寿,葛仙翁非但不收寿礼,还要给祝寿者每人一千两银子。还说拜我母亲犹如拜我,所以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农历初十期间,善男信女上灵峰寺礼佛、拜葛仙翁,怀念葛仙翁为民治病救死扶伤的精神后,都不辞辛劳,还必定再去茅洋寺,拜叩葛仙圣母。这就是灵峰赶茅洋,银子一千两名句的由来。

“茅洋走灵峰,脚底走青肿,灵峰走茅洋,银子好打墙。”句中之意是讲爬山的艰辛和葛仙翁对母亲的孝顺。

这二句话,在宁波大地上深入人心。

四、游览

来到茅洋寺,爬到最高处,近看,小港镇尽收眼底;眺望远方,隐隐约约可以一览北仑港的风采,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舟山群岛,海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泛黄的浪花中反射着晶莹;抬头仰望,山浪峰涛,层层叠叠,山上的树木在山风吹拂下微微颤动,野花飘散发出的芳香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天,我们兴趣极高,在茅洋寺里约呆了有一个多小时,里里外外都走了一遍。

前一篇文中已说过,离我们老家这么近,我却还是第一次去,特别是其蕴藏的故事,新鲜而感动,所以,看的很仔细,包括我们的两个小孩。体验生活,行走在大自然中,这里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神奇的传说故事,还有秀美的风景,是人文景观齐全的游玩好地方。

看来,下次再来,一定要安排一天的时间,灵峰茅洋要一起游览,可不能错过去走走那个孝子岭,感受一下这美丽的传说。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宁波旅程 <wbr>(三十3.10)茅洋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