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程 (二十八3.8)宁波乐氏宗祠(上)
标签:
湖塘村北仑区大唇值大司马大司寇唐朝光化年间 |
分类: 旅游 |

访宗祠、明家谱,也算不虚我们的此行。由此,我们驱车前往那人的居住地,而其居住地也就在乐氏宗祠的附近。
一、前往祠堂。
阳光普照,金风送爽,沿途绿意盎然,我们的车子穿过一片农田,路旁时而是一排排黛瓦粉墙的新建村宅小楼。约半个小时车程,我们来到了湖塘河边乐氏宗祠门前。下车后,一眼望去这幢乐氏宗祠,在我们所见到的宁波地区宗祠中,算是显得较为气派的。它是那般的新,可能修缮年数不长。
我们决定,先进去看看。从宗祠门前挂着的竖牌,得知这儿现已被湖塘村辟为老年活动室。我们走进去,看到老人们看书、读报、打牌,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古老祠堂,能如此发挥作用,先人若是知晓该是多么的高兴呵。
我们漫步其间,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看着一切实物、挂着的张张图片和文字介绍,不放过任何可看的东西,感觉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哪怕一丁点的文物和记载,似乎都能印证着我们这个乐氏家族走过的历程。
宗祠,也被称为家庙、或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俗称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1、一种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革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破坏,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
2、家族观念。
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3、显示身价。
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祠堂的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4、活动场所。
自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宗祠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5、繁衍派生。
树大分杈。同样,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其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这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三、乐氏宗祠。
1、简介。
乐氏宗祠,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湖塘村,门前是一条路,路的外面是湖塘河,在路与河之间竖着二块很大的石碑,分别是“乐氏宗祠碑记”、“乐氏始祖碑记”。
乐氏宗祠,1991年被宁波北仑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仑区域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宗祠。
2、概貌。
湖塘村乐氏宗祠坐北朝南,共有门厅、正堂两进,左右廊厢房各三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厅与堂皆为硬山式,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五开间;通面阔20.9米,门厅进深6.4米,正堂进深12.65米。宗祠内现存清《乐氏宗祠碑》1通,《乐氏宗谱》1套,现祠内惇叙堂里保存着唐昭宗褒评尚书的文章、清代石刻建祠碑以及木刻屏风17块,记述乐氏宗族繁衍的简历。
3、来历。
据清乾隆《镇海县志》记载,乐尚书宅位于灵岩湖塘村,始建于唐朝光化年间(898——901),这座建筑为大司马乐仁规与大司寇乐仁厚俩兄弟故宅,后遭火焚。清雍正十三年(1735)春,改建乐尚书宅前殿为乐氏宗祠(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光九年(1834)扩建修葺。1984年由乐氏世孙献力捐资重修。
4、补充。
大司马,是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最高长官的称呼。
大司寇,是古代最高裁判者,行使司法权,类似现代的最高法院法官。
乐仁规,唐朝大臣,为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是太医署的太医令,负责朝廷医学、医务的传授和监督。
乐仁厚,唐朝大臣,为御史大夫,刑部尚书。是掌管刑罚等事。
俩兄弟同仕帝左右,为一时佳话。
又据宁波乐氏宗谱记载:乐仁规居宁波,为其宗族不失序,以乐汝祯为其一世祖,纂修乐氏宗谱。
看来,这个乐氏宗祠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不同凡响,祖迹遗留至今,彰显出家人对家门至深的爱。这幢古建筑所涵盖的内容不是一代两代所能终结,有些本身就需要传世承递,丰厚久远的遗留,筛漏的只能是一种文化,作为族人后代,我们理应去传承与保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