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白山旅游(二)长白山

标签:
白桦树垂直气候带白头山东北虎中华秋沙鸭 |
分类: 旅游 |

第一天,到北坡游览,路很远,我们所住的酒店到北坡有100多公里路。
约7点40分,旅游中巴来了,导游在车上,正招呼我们上车。另外,在离我们附近的一个宾馆又接了一批人,车上座位正好满员,车子开始出发了。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女的,约二十来岁,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口齿流利,旅游学校毕业,是当地人。她一路上不停地与我们讲解或介绍当地长白山的情况,我们都洗耳恭听,有不清楚、不理解的,我们还随时问她,感觉她服务热情、周到,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印象还是好的。
一、白桦树。
沿途,我们的车始终在林海里开,看到车窗外的景色始终是树木。听导游介绍,这里有很多种类的树。车在行驶途中,导游还时常指给我们看,但我们看看,好像都差不多,有些我们根本不认识。当然,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白桦树。
白桦树,枝叶扶疏,姿态优美,尤其是树干修直,洁白雅致,十分引人注目。这树在我们南方是看不到的,所以,觉得十分的稀奇。树干部分,如果导游不说,我还以为是人们用石灰水刷到树干上去的呢。因为在我们上海,一到冬天,常能看到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或公园里种的树的树干上,一棵棵都刷上了白色的石灰水,树干看上去呈现雪白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树木防冻 防虫。呵呵…如今在这里,远看这些白桦树,也好像是这个摸样。
二、垂直带。
听导游说,长白山生态系统比较完整,因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上的气候变化无常,所以植物种类丰富多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形成了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山寒带三大垂直气候带。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山顶温度特别低;夏季短而凉爽,1200米或1400米以上春秋相连。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2000米之间,依次分布着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5个植被垂直带。
按照海拔高度,从低到高:
首先看到的是阔叶红松林景观带,这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东北虎、珍贵稀有的野生梅花鹿和我国特产鸟类“中华秋沙鸭”等动物生活的乐园。
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景观带,这里气候湿冷,冬寒夏凉,是东北三宝之一的紫貂生活集中地。
再次看到的是高山岳桦林景观带,海拔在1700~2000米,这里没有长居的野生动物,但在酷暑来临之季,是黑熊、野猪、马鹿等动物的避暑胜地。
最后看到的是高山苔原景观带,海拔在2000~2200米,这里土质粗疏,气候严寒,一年中有近九个月时间覆盖积雪,是长白山低湿气候中心。
三、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长白山天池为中心的长白山核心区的自然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全区在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境内,东南部与朝鲜毗邻,总面积为196465公顷。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况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不仅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太原、草甸、湖泊、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长白山横亘在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的国境线上,犹如一条鳞光闪烁的巨龙,巍峨磅礴,横卧天际。是我国与五岳齐名、名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据说邓小平先生于一九八三年夏登长白山,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时就发出了“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的慨叹。今日相见,的确名不虚传,尤其是主峰环抱的天池,更是神奇又壮美!
巍巍长白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是一座神圣而神奇的山,又是一座神秘的山。古往今来,蕴藏着无尽的宝藏。那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巨大无比的高山湖泊,气势磅礴的长白瀑布,奇异的火山地貌,珍贵的动植物,构成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这次,我们所要去的几个景点,所能看到的,部分有包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四、借鞋衣。
约一个小时半,我们的车来到了一个破旧的停车场,门口和里面的场地上还堆积留有一些残雪,这些雪正在融化,有很多地方还湿漉漉的,靠近大门旁有一间屋子。
导游叫我们下车,说是山上的雪正在融化,最好大家上山前借一双靴子,否则,鞋子湿了很难受的;身上御寒不够的,还请大家借一件滑雪衫。说着就带着我们走进这间简陋而低矮的屋子。走进屋子,里面很暖和,屋子的主人说是正烧着地暖。
我在揣摩导游是否像“医托”,特意把我们拉到这里来借鞋衣,因为后来知道有很多地方,包括山上都有借的。一双中筒靴子租一下要30元钱,押金70元;滑雪衫租一件要50元,押金100元。一双靴子、一件滑雪衫新的买来能有多少钱?租金也确实贵!
导游检查着我们每个人脚上穿的鞋和身上穿着的衣服,并一一指着,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们人身在异地,不知当地的情况,很快都被导游的说教感化了。每个人都借了鞋,包括我们自己,有的人也借了衣服。可见这个小店的生意非常红火,很难说清这导游与这家店是否有瓜葛,有回扣拿?若是,还真不菲吧。
实际上,最后我们一圈游览下来,这靴子、这滑雪衫是不用借的。说地上湿,走路小心点;说冷,我们已有准备。显然,导游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有点忽悠人。
借好鞋衣,再次上了车,车开了一会儿的时间,就来到了北坡景区的大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