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撞伤老人想起 我们的诚信

标签:
彭宇上海监控探头徐某诬陷杂谈 |
分类: 思索 |
人要讲究诚信,一旦失去诚信,以后人们就不会相信你了。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看不懂的,明明好心救人者却变成了肇事者,这有很多事例,媒体也有这方面的报道,然而,今天有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肇事者竟说成自己是好心救人者。最近《新闻晨报》有一则报道,在上海街头发生的一件事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事情的经过很值得回味思考。
据肇事者徐某称,8月3日晚上7点多,她骑助动车经过新市南路,到离车站南路路口不到200米处,看到一位老太正横躺在马路中间,十分危险,自己没多考虑就停车上前把老人搀扶到马路边。徐某丈夫姜先生补充道:“当时有十几位市民看到老太躺在马路中间,却没有人上前搀扶。我妻子把老人扶到路边,有人提醒说赶快打110,否则,老太家人会说是我妻子撞了人,有理说不清。”不久,110赶到,糟糕的是现场很多人议论纷纷,就是没有人站出来作证,老太的女儿钱女士赶到,见到徐某,脑海中划过一丝怀疑感。
老太的女儿钱女士说,我母亲当晚在路口一家熟食店买了熟食后,正过马路,被这突如其来的车撞了一下,摔倒在地,脑袋撞晕,腿部骨折,剧痛之下并未看清肇事者。而我闻讯赶到现场后,在没有旁人作证的情况下,种种迹象表明,有理由怀疑是徐某所为。“我母亲虽然80多岁,但思路清晰,由于当时事发突然,母亲也不能确定是谁撞了自己,但可以肯定是被人撞倒在地,而徐女士不能排除嫌疑。如果是徐女士撞的,只要她足够诚实,我们也不会让她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毕竟母亲有医保,可以少负担一点。如果她还是狡辩,我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调查结果不是她撞的,而是做好人好事,我也会买一面锦旗送给她,感谢她的见义勇为。”
当晚老太太被送往医院,诊断为左股骨折,手臂上方锁骨撕破性骨折,不久院方开出单子,需约8万元的医药费,要叫徐某先行垫付,徐某的丈夫姜先生感到很难接受。
姜先生说,十几年前和老婆从江苏来到上海打工,他在修车店工作,老婆做家政服务,抚养一儿一女,日子过得紧巴巴,8万元对他们来说堪称天文数字。而事发后,他们都没有心事上班,徐某更是连着几天没有睡着觉,家里乱成了一锅粥。他们想不通,好心救人却变成了肇事者。
姜先生还说,现在人都怕惹事,因此即使看到老人躺在路中间受伤,也没有人敢管,而之所以他妻子能毫不犹豫地救人,是因为在数年前岳丈岳母遭遇一场车祸,肇事者逃逸,幸亏路边一位好心人救起二老送往医院,二老才保住了性命。因此他和妻子都心怀感恩,遇上这样的事,当晚首先想到了伸出援助之手。
对于所属地虹口警方来说,由于事发路口附近没有监控探头,因此这桩案子颇为棘手。但经过数日的辛苦调查,终于有了突破,在事发地点附近的一座大厦监控中,查阅到了这一事实情况,8月3日晚,徐某驾驶助动车与那老太相撞致其受伤倒地的情景。
不过事隔一周后,姜先生每天上午9点半,在新市南路、车站南路路口,准时在事发现场,举着一块写有“寻找目击证人”的牌子守候在路边。他的说法始终是,他的妻子好心救人却被诬陷为了肇事者,请求见证人来作证。
现在可以说,警方的调查事实确凿,那个姜先生为什么还会做出如此的举牌事呢?他无非有这些想法。
1、这监控探头是否有误判的可能性?因为距离远,骑助动车的就一定是他的妻子吗?
2、如果是他的妻子所为,在场没有行人的情况下,他的妻子完全可以马上骑车离开,为什么还要受这个罪过?
3、来上海打工,生活本身拮据,现在还要赔上那么多的钱,这怎么承受得了呢?
4、如果今天我不这样做,说明我们承认了自己是肇事者,我要找到证人,证明我们的无辜。
当然,人们也可以有另一种解读。
1、这监控探头是科技产品,怎么会有误判的可能性?
2、有着亏欠之心,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被撞倒地的老人,若逃,将罪上加罪。
3、至于赔偿钱的问题,老太的女儿已经说过了,这要看态度,态度好少赔,态度不好则将多赔。
4、若确实是无辜的,早有证人站出来了,姜先生的行为无非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心。
我们可以这样说,很久以前江苏南京彭宇这案发生后,讹人老太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代名词。虽说事实证明彭宇不是肇事者,但负面影响已广为传播,而且,其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都佐证了讹人老太的存在。最终都是监控探头发挥其有力的作用,还事实的本来面目,许多救人者都得以洗刷冤屈,可是,讹人老太的坏名声毕竟越传越广。
人们先入为主形成一种普遍的心理认同:凡是出现此类事件,都是老太太良心太坏诬陷好人,救人者个个都是肇事者。舆论氛围对倒地的老人极为不利,在有些人看来,别说见到了会去扶一把,还唯恐避之不及呢。现在姜先生正是想利用这种社会情绪,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并通过风雨无阻地“举牌求证人”强化表演效果,博取公众同情,以此造成舆论声势,能使媒体审判介入司法审判,在与被撞老人的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种倒打一耙的表演实在可恨,我们可以精楚地看到,有一条清晰的恶性反应链存在着:老太讹人恩将仇报——社会舆论大力讨伐——有人从中投机钻营,于是这种低级卑鄙的表演果真出现了。
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互害的过程,反应链若进一步发展,对所有人都不会是赢家。某些好心人被坏老太诬陷;某些坏人又诬陷被自己撞倒的老太。你诬陷我,我诬陷你。面对诬陷,也许有人会说,有监控探头呢!可问题在于,假如事发地段没有监控探头或者偏偏位于监控的盲区,这又该怎么办?这又能相信谁?这又从哪儿获得真相呢?
确实,如果人们在这个道德领域也互害,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众所周知,如果不能有效惩恶,也就无法真正扬善。对此类现象,法律绝不能坐视,无论是恶意讹人的老太,还是装可怜的撞人者,都不能轻易放过。严厉的惩戒或许无法从根本上抑制道德互害,但起码会让其有所收敛。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需要诚信,我们做人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事不能不诚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