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与爱情——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在一起》

(2015-01-06 09:28:45)
标签:

茨维塔耶娃

我想和你在一起

爱情诗

幸福与爱情

婚恋男女

分类: 读书学习

           幸福与爱情——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在一起》

                                        ——堂堂婚恋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情,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回答,不同时代的人亦有不同的标准和追求。可是,当我们阅读了俄国著名诗人茨维塔耶娃的爱情诗歌,走进迥然有别曾几何时的另一个时代,也许我们不能不蓦然生发,许许多多对幸福、对爱情,更为直观简单朴实的领悟,更为宽泛豁达挚爱无私的感触。

    曾几何时——幸福就是没有战争和硝烟,幸福就是能和家人爱人孩子在一起,幸福就是能够有一份赖以养家糊口的平平常常的工作,幸福就是能够劳动有尊严的得到一份面包一份咖啡······而爱情、甜蜜的爱情,就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和他长长久久的生活在一起,共同看朝阳落日,共同享受黄昏的美丽和宁静,一起谛听那古老的钟声、绵绵不绝咔哒咔哒的声响,让时间静静地静静地流淌,即便没有呢喃燕语语言的沟通交流,即便没有耳鬓厮磨身体的缠绵接触,只要只要能够在一起,这已经已经足够了······可是茨维塔耶娃,这一切一切,她都不能够。

    她,一个无比无比热爱生活,一个无比无比渴望幸福和爱情的女人,一个健康睿智乐观豁达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为了、仅仅为了——不能谋得一份洗碗工的临时工作,从而不能得到一份赖以裹腹的面包、一份赖以暖身的咖啡,就轰然崩断了生命的最后一根琴弦,就走投无路,心如死灰,爱不能,生不能,悬梁自尽了。

    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而《我想和你一起生活》,与其说是茨维塔耶娃歌颂幸福与爱情的美好与浪漫,不如说是对幸福与爱情的希冀与奢望,不如说是那样一个时代,人们对幸福与爱情的呼喊。

    平静的语言中,淡淡的诗情画意里,浸润着的是泪滴,充盈着的是忧郁,跟今天许多人,借用此诗那温馨浪漫的理解,也许大相庭径。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暗无天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今天,仍能让我们鉴往知来,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一切,仍能提醒我们,即便幸福与爱情有许多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是否也应该豁达乐观积极地面对并有所感恩和知足。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维塔耶娃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
笛声,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
每一块磁砖上画著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
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著,颤抖著
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著名女诗人。生于莫斯科,卒于叶拉堡,她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她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幸福,渴望心灵之爱、生活祥和,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爱不能,生不能,最后不得不痛苦绝望的走向死亡。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罗茨基曾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宣称: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而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也认为,茨维塔耶娃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她的遗憾,更是评奖委员会的遗憾。

    茨维塔耶娃在1910年18岁时,就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黄昏专辑》,这本书引起了着名诗人瓦列里布柳索夫、M.沃罗辛和古米廖夫的注意,两年后她的第二本诗集《魔灯》发表,此后佳作连连。
    1913 年 8 月,在茨维塔耶娃不到二十一岁的时候,继母亲去世之后父亲也与世长辞。继而她又与丈夫长期别离,从此给她的命运罩上了阴霾。
   因为丈夫参加过白军,丈夫和女儿双双被投进监狱。1941年茨维塔耶娃一面为女儿和丈夫到命运处奔走求告,一面辛勤地从事诗歌翻译借以谋生,8 月 18 日被疏散到鞑靼自治共和国境内的小城叶拉布加。随之而来的焦虑是,她唯一可以赖以为生的技能是翻译外国诗歌,但这种技能在那里却毫无用处。于是她在 8 月 26 日只身前往莫斯科作家协会所在地契斯托波尔,请求迁居该处并在作协基金会即将开设的餐厅里谋得一个洗碗工的工作,然而就连这个最低的要求也未得到满足,于是她于 8 月 28 日返回叶拉布加。
    至此,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崩溃。她痛苦地感到,她一向认为诗人是“有用的”,但如今诗人已毫无价值了。作为一个母亲,她虽然日夜为儿子心焦如焚,却毫无保护他的能力。万般无奈,她只好将保护儿子的责任托付给别人,自己却于 8 月 31 日趁房东星期日外出时悬梁自尽了。她在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小穆尔!原谅我,然而越往后就会越糟。我病得很重,这已经不是我了。我爱你爱得发狂。要明白,我无法再活下去了。转告爸爸和阿利娅——如果你能见到——我爱他们直到最后一息,并且解释一下,我已陷入绝境。”
    然而茨维塔耶娃无法知道,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同一月份里,谢尔盖·埃夫伦被处决,也就是说,茨维塔耶娃在遗书里嘱咐儿子转告爸爸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先于她到达彼岸。
    过了不到三年,使茨维塔耶娃最为担忧的儿子格奥尔吉·埃夫伦于 1944 年初应征入伍,也死于伤病。


 

                           http://img3.douban.com/view/group_topic/large/public/p7237041.jpg    
 

 


 

          我在青石板上写,

          在褪色的扇叶上写,

          在河滩上写,在海滩上写,

          用冰鞋在冰上写,用戒指在玻璃上写,

 

          在经历数百个冬天的树上写……

          最后,为了叫大家都知道

          我爱你!爱你!爱你!爱你!

          我用天上的彩虹尽情地写。

 

          我多么希望每个人都受我抚爱,

          和我一起永远鲜花一样开放!

 

   这首诗是茨维塔耶娃写给丈夫的, “和我一起永远鲜花一样开放!”这是一个生活多少憧憬,情感多么热烈,胸怀多么宽广,心地又是多么善良的人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