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在一起”——最好悠着点儿
——堂堂婚恋
有一首歌,名字叫《在一起》,胡彦斌唱的很火:你说你有个性她说她有脾气/你说你很帅气她说她很美丽/你们要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 - -
“在一起”,近些年是一个频率极高,很有点情感温度的热词——
相亲节目上,常见现场观众大呼小叫“在一起!在一起!”鼓励男女嘉宾牵手,这里的“在一起”是两个人开始谈恋爱的意思。
像《大丈夫》中的任大伟,有妇之夫的经理和秘书”在一起“了,是指他们有了男女私情暧昧关系。
像一些恋爱关系的年轻人常说,我们从啥啥时候就“在一起”了,这里的“在一起”往往指的是开始了同居性伴侣关系,也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脱单”,不再是单身了,而一旦失恋,则又恢复了单身。
而我们今天要探讨要说的,就是最后一种,恋爱就早早的“在一起”了,就有了性关系。
本来,恋爱、谈婚论嫁,就是为了和心爱的心仪的人在一起,按说早早的快快的在一起也是人之常情人同此心,没什么不好也没什么不对。可是然而,事情往往是矛盾的,欲速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实一再证明:不仅闪婚容易造成闪离,恋爱太快的“在一起”也往往同样容易造成更多的伤害,以至于明珠暗投错配鸳鸯,上当受骗甚至遗恨终生。
这是因为,其一,恋爱“在一起”太快了,草率以身相许,难免了解不到位,顾此失彼,择偶失察;其二,相互之间一旦有性爱关系,性爱因素,亦会大大降低分辨是非的能力,理智择偶的智商指数;其三,因为太快的“在一起”致使看待问题的视角心理发生倾斜,俗话说“灯下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往往,因为已经“在一起”了,生米已经做成熟饭,所以能将就就将就,能凑合就凑合,就像到饭店吃饭,不问价码就大口朵颐,被宰被黑也往往只好自认倒霉,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也就为后来的婚恋埋下了隐患。如今有相当多的婚恋不如意,奉子不得不成婚,即属此类后遗症。
有一个叫骆丽丽的22岁女子,伙同其父前后六次骗婚都屡屡得手,三年骗得财物达20余万元,有的只认识一天就同床共寝。
情人节前,郑州不明就里和有妇之夫谈恋爱怀孕以至服毒自杀的女子琳琳,以及许许多多被小三的女士们即属此类。
因此所以,如果真正是为婚姻恋爱找对象,不是为了所谓刺激找性伴找炮友,还真是最好应该悠着点儿,还真是最好要循序渐进,还真是最好在彼此真正了解之后,再“在一起”比较好。不该信马由缰,纵情恣意而为,婚恋男女应该注意提升和把握自己的自控能力。
所谓自控力,就是自己控制抑制约束自己思想感情行为举止的能力。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教授以4—5岁的孩子为对象,进行了一项糖果实验。
孩子们被分别安排坐在放好糖果的桌子前,然后教授告诉孩子们他要出去,15分钟之后才能回来。
“你们随时都可以把糖吃掉,但如果你们中有谁能在老师回来前都忍住没吃糖的话,那么我会再奖励他一颗糖。”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满足延迟”对我们自身的控制力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里的满足延迟,是指“为了更多的东西而克服自己眼前的欲望,以及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忍耐多长时间”。
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孩子等不了15分钟,甚至在老师刚刚走出房门就急着把糖吃掉了。
自我控制力强的孩子能忍耐超过15分钟的糖果诱惑,从而得到第二颗糖。
通过这样的糖果测试,可以看出自我控制力上的差异。
若干年后,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当时忍住的孩子与没忍住的孩子,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上,甚至自我成长上都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少年儿童是这样,青年、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缺乏自控力的莘莘学子,往往贪玩厌学不务正业荒废了学业。而缺乏自控力的婚恋男女,往往由于自控力差,一任感情随波逐流,不该在一起的“在一起”或着过早的“在一起”,以至跑偏了婚恋方向,酿成失误或人生悲剧。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自控力决定一个人的成就,而在谈婚论嫁过程中,一个人的自控力也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幸福——能否正确择偶。很难想象,一个在婚恋过程中缺乏自控力的人,会有美满的婚姻。
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学习,学习成长成熟,包括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所以,为了幸福和美好的婚姻,恋爱“在一起”,最好悠着点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