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偶——该不该介意婚史

(2013-08-08 08:43:55)
标签:

非诚勿扰

婚恋情感

择偶选人

该不该介意婚史

二婚是宝还是草

分类: 八卦婚恋

                                 择偶——该不该介意婚史

                                                             ——堂堂励志

    上周六,江苏《非诚勿扰》相亲舞台,男嘉宾赖嘉铭曾有一段短暂的婚姻,这段婚史让女嘉宾NONONO——纷纷灭灯。不少女嘉宾表示,相比于短暂的婚姻,她们更能接受对方有多段恋情,哪怕是多段同居过的关系。但也有人认为,离过婚的男人更加珍惜女人。到底该不该介意男士有短暂的婚史呢?值得我们讨论分析。更值得婚恋男女在生活中认真对待。

    女嘉宾小德说:一般女生都容易接受恋爱8次或10次,她们会觉得无所谓,但是一旦提到婚姻方面,一般女性会觉得:我是你的第一也是你的唯一妻子,这样感觉会比较好。

    女嘉宾聂倩说:我个人不太介意离过婚的男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离过一次婚的男人是宝,离过两次婚的男人是草”,在我看来,离过婚的男人可能更懂得珍惜,而且更明白女人要什么,更加懂得相处之道。

    主持人孟非感慨地说:男生如果说我有8段感情经历,可能大家觉得差不多,很正常,无所谓;但如果说,我有一段8个月的婚姻,大家就会觉得不可以。

    针对“婚史”重要吗?该不该介意有“婚史”,网上有一些评论也颇有见地:

    清远特惠:我觉得有婚史不是缺点,因何离婚才是重点。

    周颂司仪:假设两个同样优秀的人供选择,当然选没婚史的了,毕竟登记过的永远抹不掉,而没婚史的同居过多少人鬼才知道,对不知道的事当然就不介意了。

    营销雷雨V:任何人都无法逾越世俗的眼光,你可以不管,但别人看你的眼光不一样。

    我心飞扬:有人说失去过才知道珍惜,其实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思想里没有珍惜这个概念,就是失去过上千次照样他就是不懂得珍惜。

    SIU谢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婚姻原本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很快的结婚然后离婚,会不会让人第一感觉你就是一个草率的、不负责任的人?当然导致离婚的原因很多,而你的一面之词,大多数人不愿意搭上自己冒这个险去验证,中国人这么多选谁不是选?所以,因人而异,爱则留灯,不爱则灭灯。

    上述说法都不无道理,综合起来我认为:

    一、介意“婚史”人之常情。

    有过婚史和没有婚史毕竟不一样,谁选配偶同等条件下都难免优中选优,谁选配偶会放着简单单纯不要专挑相对复杂麻烦的“二婚”呢,况且个人、家族和社会心理都觉得,婚姻如果两个人都是初婚最好。

    二、介意“婚史”不无道理。

    结过婚或闪婚闪离的人,人们有理由画上一连串问号:究竟是个人年轻幼稚对婚姻大事轻率草率不着调所致,还是脾气秉性不好人品欠佳有暴力倾向;究竟是不会浪漫关爱沟通交流,还是缺乏包容宽容理解难以承担家庭夫妻之责;究竟是生理生活爱好情趣难以兼容,还是“三观”相左彼此不配套一方有重大缺陷问题。

   总之,曾经的婚姻夭折双方都难辞其咎,堂而皇之讲出的原因,未必是根本问题所在。下段婚姻会不会穿新鞋走老路,值得警惕思考让人犯嘀咕。

    三、大多数人介意“婚史”是婚姻神圣、社会正能量的体现。

    宁可不在乎有8段感情经历,而在乎8个月的短暂“婚史”,恰恰体现了婚姻是爱情的至尊殿堂,恰恰说证明了婚姻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庄严地位。

    请想一想,假如反过来,人们不再在乎“婚史”——婚姻,婚姻婚史无足轻重,而都去在乎到底有过几段感情经历、几段同居关系的时候,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严肃郑重的法律地位又将何以立足呢?婚姻还会神圣吗?婚姻家庭恐怕会一塌糊涂。

    唇亡齿寒,我们别再动摇婚姻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位置了,请珍惜固守家庭幸福百年好合的最后一道防线吧!

    四、介意不介意“婚史”要因人而异,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一概而论。

    介意“婚史”可以理解,没有什么不对。不介意“婚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无可厚非。但在婚恋择偶过程中,从有利于做出正确合理的择偶选择来讲,有利于将来婚姻家庭的长治久安和幸福来讲,理智明智的唯一做法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不能,也不必机械的否定所有有“婚史”的人,一杆子打到一船人,只要有婚史的都一律NO!NO!NO!情况千差万别,好人、优秀的人还是绝大多数,可以介意有“婚史”但不必对其中经过接触真正了解的适婚人还一律都心存芥蒂耿耿于怀。

    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凡是结过一次婚,有过“婚史”的人都是“宝”,认为他们更懂得相处之道和珍惜;认为结过两次婚的都如何如何好,或又如何如何不堪。

    我们应该明白:懂不懂得彼此珍惜及夫妻相处之道,跟有没有“婚史”、结过几次婚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没有“婚史”,都有懂得珍惜的、都有懂得夫妻之道的佼佼者,也都有不懂得珍惜的,对夫妻之道一窍不通的。

    我们不能以进过几次“学习班”来判断思想觉悟、能力水平的高低。

    总之,不问青红皂白,在择偶过程中,对“婚史”一概否定和一概肯定的做法,都是缺乏理智,都是脑残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