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威尔伯《没有疆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是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基础性开创性的奠基者。《没有疆界》一书是作者的早期成名之作,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理论创新,不同凡响。其一体意识、意识层次图、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图,别开洞天。
相比之下,现在有相当多的书,缺少创新,缺少含金量,而《没有疆界》却是一本独辟蹊径,具有真知灼见的好书。摘录点滴,以示分享——
本书展示了我们在经验中建造的这些疆界如何变成了意识的限制,变成了碎片、冲突和斗争。正是这些限制和疆界,共同构成了意识层次。我们将看到,各种不同的疗法如何定位在意识层次图中的不同层次上。每种疗法都试图化解意识中的某一疆界或症结。通过对不同疗法的比较,可以揭露出在觉知中产生的各种类型的疆界,进而开始了解如何化解这些障碍,并且超越它们得到成长。
纵观人类历史,不少的祭司、教士、圣贤、重神秘体验着、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都尝试过为人类指出面对痛苦的正确方法,并借此来超越痛苦。他们面对各类男女,洞见其痛苦,使之正确理解自己的痛苦,从而在自由中超越痛苦。可是这些不同的心灵医生所提供的洞见却未必总是一致,有时候甚至互相矛盾、大相径庭。
关于“谁是对的?”这一常见争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普通人和专家都认为各种各样的心灵医生在探讨人的问题时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人类觉知的不同层次。今天,我们之所以不敢全然信赖任何一位心灵医生,其原因就是,我们以为他们都是在针对同一个意识层次。这样自然会觉得他们说的相互矛盾、冲突,使我们无所适从。
我们一旦看清楚了人类意识的多层次性质,明白了我们的存在有许多层面,就能理解原来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的是心灵的不同层面,它们因而也就完全不同。有了这些认识以后,我们就能够更开放地去倾听某个心灵医生在某个特定意识层次上的观点。
我们已经了解,每建立一条新的疆界,我们便进一步限制、压制、缩小了我们的自我感觉,使得我们原本的认同感从宇宙逐渐地压缩至生命体,再压缩至私我,最后只剩下角色。这种情况就好像是自我变得越来越小,非我变得越来越大。每一条疆界都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出去,使其成为外部的、敌对的、陌生的异域,处在篱笆的那一边。因此,建造一个新的疆界就等于完成一个独特的投射,使一部分的自我变成非我。因此,收回一种投射,也就化解了一条疆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