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娃《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德国著名情感专家爱娃-玛利亚·楚尔霍斯特所著《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声名远播,颇有好评,认真拜读,的确含量不菲,娓娓道来,入情入理,深入浅出,别有见地。
关于书名有点儿异议:“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说,似乎确凿也的确是这样,但统而概之,作为一种观点,并不断的被大众传播,似乎还欠缺了一点周严,或有绝对化简单化之嫌。
部分经典,摘录如下——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不管跟谁结婚,结果都一样。你不能总是期望你的伴侣帮你找到真正的快乐,让你重获自信。无论你和谁结婚,最终总会和自己相遇。因此,我认为你大可留在现在与你一起生活的这个人身边——不管你们现在的状况有多么糟糕。当婚姻搁浅,气氛冷漠时,当内心充满愤怒时,当彼此仇视厌恶时,恰恰正是婚姻的转机。
有些人在经历了一段交往甚深且持续很久的情感后,突然分手,令人感到意外。然后他们在短时间内又开始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暧昧关系。就好像唱片上有了一道划痕,同一首歌总是在同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又在同一个地方跳回去。
如果我们总是希望从新伴侣那里得到幸福,那么我们通常会在对现有的伴侣失望之后,立刻去寻找新伴侣。就像凯塔琳娜·威特那样。无论和谁在一起,人只有先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冲突,才能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时刻殷切期盼着翩然而至的白马王子和完美无瑕的公主,但找到的却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人,尽管我们很失望,但还是接受了他们。然而在婚姻的长河里,他们越来越乏味无趣,变成幻想破灭后不招人爱的“青蛙”。
一位智者曾说过:“从你爱上一个人的那刻起,从王子到青蛙的蜕变过程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幸福婚姻从接受伴侣的本我开始:
你是否想过要离开自己的孩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为什么伴侣不符合我们梦中情人的标准时,就要换一个新的呢?
我想说的是:作为夫妻,就意味着既是父母,又是爱人。事实上,婚姻就意味着在另一半那里锻炼自己爱的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内心充满感情的状态,尽可能真实地对待另一半。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训练自己,以另一种方式生存,改变思维模式,接受对方的弱点、缺欠和分歧,并设法与之融合。作为夫妻这种形态存在,是个体扩展并接纳他人的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如果我们自己内心没有爱,就没有人能爱我们;如果我们自己不伤害自己,就没有人能伤害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