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亮剑》看“新婚劫”

(2012-05-31 10:38:50)
标签:

亮剑

李云龙

田雨

新婚劫

人性

情感

分类: 八卦婚恋

                           从《亮剑》看“新婚劫”

                                                           ——堂堂励志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事情很有规律,包括失误、失足、犯错误、误入歧途,仿佛在劫难逃。在婚恋情感中,也有些沟沟坎坎,也有些时间节点和问题,很多人往往犯大同小异的错误,有相当多的人前赴后继重蹈覆辙在劫难逃。我把新婚之后,许多伴侣往往都会出现的相类似的问题或矛盾,以至感情危机或婚变,冠名称之为——新婚劫。

    比如,新婚之后爱情开花结果,终于抱得美人归嫁得如意郎,仿佛船到码头车到站,千辛万苦革命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随之忘乎所以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的情绪可能油然而生,甚至不再呵护疏于打理不知珍惜,更有甚者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山望着那山高,以至于还有极个别的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落入了爱情圈套上当受骗得了便宜还卖乖。所以,新婚之后往往出现很多问题。虽有种种原因,各有不同差别,其中不乏共性,更有人性使然,劫数种种,值得借鉴。

   拿电视剧《亮剑》为例,其中主人公李云龙和妻子田雨有一段感情纠葛婚姻危机,就非常经典的展示了一种“新婚劫”的心态和情境。

    英雄美女战争相爱,志同道合结婚生子。解放后,李云龙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妻子田雨安然工作育儿持家,对老李一些生活中的“恶习”越来越反感,唠叨批评也渐渐增多多,可能是觉得“老夫老妻”不是外人,天长日久欣赏包容的少了,看到的缺点毛病越来越多。而李云龙婚后自然也渐渐走出激情,婚后也会少了许多爱慕尊重、倾听和娇宠,也会比较权衡甚至情不自禁“喜新厌旧”。幸福温馨嫌隙渐生,相互不满推波助澜。这时田雨的老同学,单身知性女教师张白鹿出现,婚姻危机火上浇油,张李感情快速升温。

    张白鹿说:田雨,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思想和爱情是无法禁锢的,道德和理智在爱情面前常常显得很苍白。(追求的时候,不论男女都可谓心无旁骛,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

    田雨说,是的,我在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好。(追到了都会松口气,不再小心翼翼,太过用心。)

    张白鹿说:田雨,这是一本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你知道很少有女人去关心军事和战术,可我现在正在看这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爱这个男人,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包括培养和他的共同语言。我不反对他抽烟,不反对他嫌他抠脚,他满嘴骂骂咧咧都可以,跟我在一起,他感到轻松,感到愉快,为什么他这些感受从来没有在你这里得到。(张白鹿一见钟情求之不得,愿为所爱在所不惜,很多男女在恋爱求偶的过程中何尝不是这样,一旦追到手,张白鹿还会如此这般吗?有人会继续努力,努力更好,但这样的人相对较少。)

    这时的田雨,在临来之前已经接受了政委赵刚爱人她老同学冯楠的批评——“你总发现不了丈夫的优点,何必和他在一块呢?”已经认识到自己对待丈夫老李的缺点欠缺包容、追求完美的不足之处,思想认识有了完全的改变。(婚姻之后,开始平淡的日子,夫妻之间往往渐渐少了欣赏赞扬,多了挑剔苛责,这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家庭矛盾婚姻危机,往往相伴而生。)

    于是她真诚的说:白鹿,你喜欢老李这没有什么错,甚至我想,像你这么优秀的女人都喜欢老李,我还有光彩呢。

    田雨更坦诚深情的对丈夫李云龙说:老李,我给你带来了大前门烟,还有你爱吃的腊肠。我承认以前对你的关心不够,今后我会努力去做。我也是一个独立的女人,我也有我的事业,我觉得爱人之间是平等,是尊重,如果连给你带来轻松和愉快都做不到,那是占有。(有理解,有自责,有宽容,有包容,但男女平等,不失原则,也不纵容。)

    李云龙这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羞愧难当自责地说:我这个人有时候不太地道,用家乡的话“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想迁就我,该吵的还要吵,这才是夫妻。

    到此,各知所错,敞开心扉,冰释前嫌,真爱相伴。

    诚然,婚后和婚前,种种因素,种种不同,不可能没有改变,但一定就会出现婚姻危机,遭遇“新婚劫”吗?那倒并不尽然,同样也可以化险为夷,锦上添花,也可以顺势而为,更添精彩。

    凡事预则立,事在人为。学习借鉴,提高自己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