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十诫之二:两不般配
缺少祝福
——堂堂励志
在恋爱交友过程中,两个人的相互般配程度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未来婚恋成败与幸福和谐,相互般配指数的高低,可谓是爱情之树赖以生长的土壤质量的差别。
过去人们常讲的“门当户对”,这应该说,只是相互般配的一个方面,现在依然不能不考虑,依然很重要,只不过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新的不同以往的简单的贫富、等级等差别,其内容今天更加丰富多彩。
婚恋所说的般配,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相貌、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背景,国家、民族、地域、宗教信仰、理想追求,个人学历、经历、文化、素养、工作、阶层地位、经济收入、价值观念,爱好、嗜好、脾气秉性、生活态度、感情经历等等,以及当事人许多个人认为重要和介意的方面。
恋爱求偶的两个人,相互之间,最好能够比较般配,也需要般配。因为般配才会少了门户之见,婚恋双方才会更多心理平衡;因为般配互相才会更多尊重理解,更多共同语言和人生目标追求;因为般配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是非对错价值观念才会有更多契合与默契。
例如,有一个出生在干部家庭搞金融管理的本科生女孩,在一次公司拓展训练中与精干帅气来自农村中专毕业的工作人员小马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堕入情网,虽然苦苦坚持了两年,他们最后还是由于女孩父母坚决反对,以及女孩自己感到小伙子追求不同、经济收入微薄、胸无大志前途渺茫,而半途而废,偃旗息鼓。
再比如涉外婚姻,成功的不少,但更多更多的是难成正果。据一项调查显示,异国恋的成功率不到百分之十,这还不包括因为种种原因在“凑合”中坚持挣扎的婚姻,同样大大低于同一国家民族内的恋爱成功率。
因此,在婚恋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遵循般配原则。同时也要明白:
其一,绝对的般配是没有的,只能是相对的般配。这就要求,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抓大放小,抓主要的重要的,忽略次要的。只要绝大部分、主要部分般配,既是比较般配了。
其二,般配往往是动态的、变化的、有条件的,在相互交换平衡条件下的般配。比如文化不高年龄将近大了20岁的煤老板,娶了个年轻貌美的研究生妻子,他们之间就是长短结合各取所需下的般配,一旦这位煤老板破产,可能这种般配就会立刻失衡。再比如,只有一米多一点年轻有为开了几家公司的四川袖珍小老板,找了一位大学毕业漂亮女孩,才子佳人,男才女貌,这也是一种交换以后的般配。当然,交换的般配,易受条件变化,容易失衡,更多变数,同时其权重更多在于自己心中砝码摆放的位置。
其三,般配的恋爱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婚恋和谐,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般配婚恋都成功,所有的不够般配的婚恋就一定不成功。只是比较般配的爱恋成功的概率远大于不太般配者。为了规避风险,减少婚恋及人生波折,婚恋还是挑平坦宽阔的路走,挑相互比较般配的比较好啦。
关于缺少祝福的恋爱交友,同样要特别注意,谨慎为好。
其一,缺少父母亲人祝福的爱恋,在未来的相互关系中,必然是障碍、问题和波折。家庭的态度直接影响婚恋以及今后的组建家庭的顺利与否及婚姻的幸福,所以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不认真考虑。
其二,不管是缺少家庭亲人的祝福,还是不被社会朋友同事其他人看好,都说明可能有违常规、常理、即所谓正常之道,从别人的经验常识来判断,可能前景不容乐观。或也真可能是,人在事中迷,头脑发热,一时冲动,不够明智,不够理智。
无数社会婚恋的实践和事实证明,两不般配的婚恋,缺少祝福的婚恋,大多坎坷多多,修成正果更有难度,虽然不是每桩这样的爱恋都折戟沉沙,但失败和挫折的概率要多很多。
因此,不太般配,缺少祝福的恋爱,应该仔细考虑为好,应该慎始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