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子左右逢源
——堂堂励志
婆媳矛盾,家庭难题,一场缺失裁判的争斗,一场没有规则的对阵,如若听之任之,顺其发展,必将两败俱伤,怨恨成仇。作为一个男人,一个负责人的男人,要担当起好儿子、好丈夫的角色,究竟应该怎样面对两个至爱女人的矛盾——
首先,当儿子的不能坐视不管,要充分发挥在婆媳之间的中间作用,纽带作用,情感传导作用和必要时的中流砥柱作用。用著名心理专家雷明老师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说法比较准确形象,即:要承担起“隔离墙”、“放大器”、“搅屎棍”这三个作用。
所谓“隔离墙”,就是婆媳之间无论谁对谁有怨恨,不好的评价或是不堪的话,听到对方向自己讲述发泄释放,即到此为止,不要再传给另一方,避免越弄越僵,既人们常说的“不要两头攒,要两头瞒”,避免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矛盾升级;
所谓“放大器”,就是婆媳相互之间,哪怕有一点关心、相互示好或感激赞扬的话语或行动,不妨把它夸张放大三倍五倍,甚至十倍二十倍,让对方接收到更多更大的正面、积极、相互关爱的信息,从而互生理解和更多的感动和更多爱的传递,促进相互关系的进一步良性互动。
所谓“搅屎棍”,既是婆媳间一旦有什么大的误解或矛盾升级,一看事情不好,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不能让它扩大事态,要像“搅屎棍”一样把它搅黄了,尽量息事宁人和平共处。
其次,当儿子的还要会见机行事,左右逢源,“看人下菜碟儿”。
比如,发生婆媳矛盾家庭冲突,人们大抵都会在一方批评、怨恨、贬损另一方的时候,为另一方尽量的做一些解释、辩解和开脱,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还原真相,消除隔阂和误会,避免偏执和不理智行为。应该说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还是很起作用,有积极效果的,这也是一种通常传统的作法。
但是,一样的话,一样的道理,从儿子嘴里说出来,遇到强势的老妈和拔尖的儿媳妇,往往不买账,甚至越劝越恼,越解释越翻脸。当妈的会觉得“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从小到大辛辛苦苦白养了个‘白眼狼’”。当媳妇的会觉得“什么亲爱最爱全都是假的,说一千道一万,你就知道向着你妈,你跟你妈过去吧”!所以最后往往有的互不相让,弄得儿子里外不是人,费力不讨好。
对此,著名心理专家施钢老师提出的“摆正态度,投其所好”的策略,不失作为儿子应对婆媳矛盾的另一种解法。因为,婆媳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两个女人对共同爱着的一个男人心理优势的争夺,她们往往特别在意的是这个男人对各自的态度,这个男人在某件事情上的立场,以及是不是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在婆媳一方批评另一方,埋怨另方的时候,要区别不同情况和对象,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为傻乎乎地为另一方辩护、开脱,有时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有时不妨要投其所好,顺着婆婆或媳妇的话来说,站在她的立场上给予肯定、同情、或“支持”,让她觉得家里这个这个男人,关键的男人,是很理解、肯定、欣赏、和支持自己,便因此心满意足,有了面子,气也就消了。当然对另一方当儿子的也要同样照此办理,即两边“糊弄”,两边都觉得自己占了上风,自己赢了,得到了自己儿子或是自己丈夫的认可,皆大欢喜,关系缓解,平常之时,再注意做工作,使婆媳关系进一步融洽。
窃以为,上面两种办法并不矛盾,可以根据不同性格脾气的人采取不同的相适当的办法,或根据矛盾的不同情况或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并行不悖。总之,对人对事,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人下菜碟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