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能否实话实说
——堂堂励志
看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有一个挺棒的小伙子,结果开场白一个自我介绍,立马就陷入了吹灯拔蜡的危机。
他坦陈自己曾有过五次感情经历:第一个女朋友太物质,整天转商场要这要那,让他受不了;第二个女友很粘人,一天形影不离缠磨人,让他没有个人自由空间;第三个疑心太重,整天怀疑他查他手机;第四个性格乖张有暴力倾向,打他耳光;第五个太浪漫太疯,让他没有安全感。
就这样,他竹筒倒豆子介绍完了他的感情历程,女嘉宾一个接一个啪嚓啪嚓地灭着灯。到下一个环节,所剩无几的女嘉宾又拐弯抹角回头提了几个问题,他就彻底砸锅歇菜,一个灯也不剩,以失败告终。
有的女嘉宾说他谈了五次恋爱可能是花心不可靠吧;有的说他总是讲前女友前前女友的毛病,是不是他太挑,是自己有病。总之五次栩栩如生一概贬斥女方的恋爱经历,让一个个嘉宾也不寒而栗,对他失去了信任和信心。
主持人孟非老师说,他说出来自己五次恋爱经历,很坦诚。可是在座的有的经历了五十次不说,或只说一两次,谁知道呢?意思是不该凭人讲了大实话就一棍子把人打死,就一下子把人家给否定了。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人们往往都是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太诚实老实的人,实打实啥都说大实话的人,往往注定要倒霉,要多吃亏。
鲁迅一篇文章讲到一家生了个男孩,满月的时候抱给人看,就是一个极生动的实话实说吃亏上当的例子。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了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了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了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如果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该怎么办?这的确值得我们三思。
回到相亲择偶,既不能信口雌黄胡编乱造骗人说谎,也不可实话实说逮啥说啥不管不顾效果和影响。这就需要智商加情商进行权衡判断,该说的实话实说,不该说的可以避实就虚避而不谈,或说一个让人接受又不至于害人害己的善意谎言。
比如像这个年轻人五次感情经历,或有的人十次、二十次感情经历,或是不是处女之类,没必要上来就直白的实话实说。而对于自己做什么工作、学历、有无婚史、家庭状况等个人概况,就要如实相告。
所以,实话实说,首先要分清是原则问题还是非原则问题,是主要问题还是次要问题。是原则问题主要问题就要实话实说,而非原则问题次要问题,旁枝末节个人隐私问题,容易引起误解误会的不该说的没必要说的,就不必说。言多必失,有的还可以以后适当机会再说,实话实说同时也要讲究修辞方法,说话的艺术和技巧。
总之,实话实说不能一概而论,不能逮啥说啥,要有分寸,要有度,该说的必须以实相告,没必要说的,容易产生误解误会的,就不必要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