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婚恋名言
——选自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经典之作《问问李子勋》
生活需要的是智慧不是技巧。任何生活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构成,没有多余的,也没有不恰当的。生命的价值正是人在生命历程中集结的全部体验,体验过就活过,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不曾后悔做过什么,也许会后悔有什么自己该做的还没有做。
对爱情的选择也是对生活的选择,你选择一个人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大多婚外情有三种态度:一是对婚姻的不满,无意识的用婚外情破坏两人的关系,使婚姻解体。二是对情感的补偿,婚内缺少某些亲密体验,形成饥渴,慢慢出现婚外情,一般很隐秘,选择的对象很安全,不会被缠绕。三是一种泛情,与潜意识中性欲被压抑有关,暧昧而不越界,亲昵而不亲密。
婚姻中的两个人是两棵树上结出来的果子,两个不同的果子(他和她)要融合起来生成一棵新的婚姻之树,想想会有多么的艰难。原家庭传承的许多特质会无意识地在新的家庭结构中排斥与碰撞,每个人都希望婚姻朝向自己熟悉的方式发展。
不与有过亲密关系并依然喜欢自己的女子私下来往,应该是婚姻的男性法则。在这点上,不要相信道德良知,它们不具有约束这种关系的能力。
很多对性缺少兴趣的人是因为没有在性生活中获益,缺少美好的体验,慢慢地性的需求被消退压抑。人对性的喜欢和痴迷并不是天生的,性快感是逐渐被性幻觉、想象、对痛苦的体验的歪曲最终建构起来的神经兴奋弧。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看过食物、碗筷,我们会失去进食的欲望。如果婚姻中你了解你爱人太多的隐私,你也会失去爱他的动力。关系越近的人要保持更大的模糊性才有内心美好的感觉空间。彼此太了解的人是相处不常的。了解该了解的部分,其他部分坚持用自己的好的假定来补充是婚姻的处世哲学。
我是这样来理解婚姻的,婚姻是人生存的一种形式,爱情只是婚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人性立场上,婚姻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互利,二是分享,三是并存。我个人觉得实现这三个功能比爱情对婚姻的维系力还要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