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心跳老师的《第四者》,让人对友情爱情婚姻家庭更多了一些思考,同时也让我借助智者的慧眼看到了更多第四者情感思维在现实生活和婚姻家庭中的碰撞。
如果把婚姻中的男女称为第一种状态,把男女朋友的友谊称为男女关系的第二种状态,把情人关系称为男女关系的第三种状态,那么第四种状态可谓是一种有情无性,有灵无欲相互惦念支持互相默契与欣赏的,介乎情人与朋友之间的一种男女关系。
要说第四者的出发点,也许是很美好很纯洁很善良也似乎是其非常现实非常矛盾与无奈的一种取舍。是对爱人婚姻承诺情感忠贞的一种坚持,是对内心情感占有欲望体验不满不足或缺失的一种补充,是对男女友情友谊不断升温直至两性纯洁极限欲火焚心的一次提升。
人的心灵多半是美好的,人的心地多半是善良的,然而每一个人又都是有私欲的,又都是有私心的。人性即是美好的,又是有龌龊的,即是善良的又是包藏着邪恶的。每一个人都有天使和魔鬼的两面,只是多少之差别不同罢了。即便是魔鬼面多的抑制住不释放也不足为患,而魔鬼面少的即便是平常看着很高尚的人就某个方面的一点点邪恶,一旦膨胀释放在关节点上,也是非常可怕的,其当量也可以是特别巨大的。当然邪恶还是少比多好,多了相对释放的机会更多也更难以控制而其释放的能量也相对会更大。
人毕竟是动物即便是高级动物。
囿于人性的弱点,在两性纯洁友谊的极限上走钢丝,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素质,不仅需要游走的一对男女的高素质,同样需要有家的他们各自的配偶也有高素质的默契与配合。
否则,即便不发展为第三者最后影响婚姻,也将严重影响家庭和夫妻感情,或者自生自灭走钢丝的两个人无法坚持而自行收场分道扬镳。而最终能一直走到岁岁年年地老天荒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不及凤毛麟角。
“第四者”可以理解,但不好玩,太太难玩了,最好不要玩。
可人的欲望是挡不住,有时也许只有扎一下刺一下才能把伸出去的手脚缩回来。正所谓有的人可以在学习借鉴中成长,而有的人则需在亲身经历挫折教训中成长。
顺其自然,人和人不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