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著名评论家《东方今报》盛大林的文章,我从三年前上网在其博客上偶然相遇,一见结缘,每每必读。
因为大林的时评切中时弊,切中民生,切中社会热点,往往有精辟独到的见地和解读时事拨云见日的功力。所以每当有重大的国计民生新闻、新闻热点事件发生,我都要看一看大林的文章和观点,给我以启发和参考,这已成为我的一个习惯。大林是我未曾谋面的良师益友。
现在看到大林的文章结集出版《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么炼成的》成功发行面世,并将所选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构思角度、立意谋篇的过程一一传授。这对于了解作者的思想,解读原作的内涵,特别是对学习写作舞文弄墨的朋友更是大有裨益,不可多得。当我再次品读该书的文章,收获感触颇多,清新阵阵扑面。
读书是快乐的事,如若能读到一本好书,特别是一本老朋友的书,更是无与伦比的享受,更是一种对自己情感的陶冶和升华的过程。
品读其书,如见其人。特别是读时评这类文章,更是立见作者的立场、观点、秉性和品德。几年来,我读大林的文章,也对大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林的忠于职守、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大林的匡扶正义、疾恶如仇的社会良知,大林的爱国爱民、关注普通百姓、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大林的唯物辩证、耿直勇敢、多才多艺和亲情孝心都令我十分感佩。
没有钢铁的风骨,缺乏社会良知的人是无法写作时评的。倘若写了也只能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鹦鹉学舌或成为邪恶的鹰犬。而风骨和良知恰恰是时评能够立足的双腿,能够声名远播的双翅。
读书其实不只是学其文,更重要的是学其人。比之学习的收获和进步、思想的潜移默化,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提升,更是成长和进步的实质。
为此感谢作者盛大林同学能够写出如此好的文章,并在社会中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当然,在读书学习中,也对大林有了更多的期盼,更多的要求,有时甚至也有不够理解甚至有些或许是误解的时候。
其一,2010年1月6日,9名驻郑全国及郑州市人大代表视察郑州交通,称郑州设置BRT专用通道是败笔,加重了郑州的交通拥堵。其实所谓加重或影响了郑州的交通拥堵是表面现象,对除公交车外的机动车是有影响的,而对没有公车、私家车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乘车却是更方便更快捷了,乘公交车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不是吗?这9名人大代表之所以得出如此南辕北辙的结论,恐怕与他们每个人都有公车或私家车或很少挤公交车怕是不无关系吧。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真是千古名言,一点也不差。正因为他们都是有车一族,即便是人民代表也难代表更广大的底层收入坐公交的普通老百姓,不是吗?不知何故,大林对此没有评论。
其二、2010年1月15日,郑州野蛮拆迁,27户居民一夜之间无家可归,刘姓业主被打的颅内出血,昏迷住院。对此大林也未见任何评论。
诚然,有时无暇顾及,不可能事事必评,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有时也要有感而发,要了解事实真相,不能信口雌黄,想啥说啥;有时也可能有组织纪律、上级要求指示精神,或许欲言又止不得以而不为之;有时或许身在属地,联系多多,牵扯政府领导,或许多有不便评说。总之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当然,也可能什么情况也没有,只缘于是否值得一评。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这些也是期望热切之心、锱铢必较的过高要求罢了。即便真有什么,也没有什么,瑕不掩瑜。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也就不太真实了。不是吗?
大林在时评家的行列里,可谓佼佼者,如果我们关心时事,就不能不关心时评;如果我们关注时评,就不能不关注大林。
大林的《意见领袖》值得一读芳彩,也希望大林今后给我们、给社会更多,更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