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遗传水稻育种专家王象坤教授

标签:
硕果地位不断品种海南岛 |
分类: 游记、家事、回忆录、情感故事 |
http://s12/mw690/002eEKA8zy6IYsBfqdB0b&690
http://s7/mw690/002eEKA8zy6IYsCDThQd6&690
2013年7月16日,我到“中国米都”黑龙江省五常市采访,有幸结识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著名遗传水稻育种专家王象坤,并为他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打动。王教授情系东北黑土地,为使五常稻米走向全国市场,在77岁古稀之年,勇挑东方集团龙坤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的重担,几年来,他潜心研制一大批水稻优良种子,其中,“东方429长粒香稻”种子已在黑龙江水稻产区大面积试种,到2013年底“长粒香稻”的种植面积已由180万亩增加到1500万亩,产量达到150000万斤。
学术成绩蜚声海内外
王象坤1949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专门从事植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学术成绩蜚声海内外。他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60余篇,曾经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他与人合作提出的亚洲栽培稻的演化模式和分类体系被写入Oka的《Origin of cultivated rice》一书。由于在学术方面成绩显赫,他专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当选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遗传资源学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农学学科副组长和亚太作物改进协会(SABRAO)会员等职务。
为圆“长粒香水稻”之梦,毅然出山担当重任
2005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大米优质米置种项目”报送北京农业部进行审定,王象坤教授就是审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当他把五常“长粒香”稻米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时,惊奇地发现“长粒香”稻米的各项理化指标都不逊色泰国香米,含有富锌元素,是目前国内一流的营养性稻米。
出于一个科学家的高度职业责任感,他积极向当时五常市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建言献策,希望把“长粒香”稻米做强做大,把它推向全国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食用它,增进人们的体质健康。王象坤教授的建议和五常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极力想聘请王老先生作为技术顾问。但是,王象坤教授考虑自己的年事已高,况且老伴和儿女也不会同意,就婉言拒绝了邀请。但是,五常市政府的领导并不灰心,2007年,市发改局负责人率领相关部门人员,亲自登门力图劝说王老出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老终于被大家的一片诚心所感染,为使中国稻米在国际市场占据更强地位,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正式担任东方集团龙坤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从此,已经77岁高龄的王象坤教授,就像一个年轻人一样,不辞辛苦,克服各种困难,常年奔波于北京和五常之间。
亲赴种植第一线,研制符合当地实际的优良水稻品种
王象坤教授来到龙坤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白手起家,组织建立起高标准的实验室,并甘当人梯,大力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使该公司的科研水平在较短时间里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研制出更多的适合不同积温带的优良水稻种子,王老拖着年迈之躯和年轻的科技人员一样,奔赴黑龙江水稻主产区进行考察,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就连刮风下雨也不间断。7月16日那天,天空乌云密布,细雨绵绵不断,王象坤教授照常到五常市龙凤山乡水稻试验田去考察。他打着雨伞,站在稻田里,精神抖擞,大声向我们介绍水稻品种的相关情况,那种劲头恐怕20多岁的年轻人都比不上。
几年来,他选育出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的水稻新品系2份,选育出基本稳定的高代(主要为杂种第5-6代,也有第8-10代)优质新品系111份,并从国内外引进育种需要的亲本材料538份,内含杂交稻不育系6份,恢复系8份,并用其测交了杂交稻组合10个,糯稻15份,色稻18份,功能稻2份。现在,以王象坤教授为首席的龙坤种业科研团队,在五常市龙凤山区建立7000亩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并在海南岛开辟种子扩繁基地,年产优质水稻良种700万斤,这些优良种子产出的大米远销全国30个省份。
有梦想就有动力,有追求就有奇迹
16日上午,我有幸在龙坤种业的实验室里采访王象坤教授,他敞开心扉和我们进行零距离交流:“我和袁隆平是一个时代的科学家,是党和国家把我们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我的强国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多研究出优良水稻种子,生产出高端大米,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五常发展稻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就设在这里,尤其是五常大米无论从品质还是产量,以及目前在市场上的品牌价值都可以说是中国粮食的主品牌。像长粒粳稻在世界粳稻史上是仅有的,所有的粳稻都是圆粒的,唯独五常粳稻是长粒的,粒型非常漂亮喜人,口感香,营养品质丰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的追求就是让更多中国人吃到好米,吃到能够保健康的好米。我瞄准的方向就是超过泰国香米,树立起我们民族的良好品牌。”
当我们结束采访,离开五常,坐在汽车里时,耳畔旁仍然回荡着王象坤教授的这些话语,短短的半天接触,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在此,我衷心祝愿王老健康长寿,并希望他的新优良稻米种子早日问世,并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