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

标签:
主体意识多样性主导动手能力途径娱乐 |
分类: 教学管理 |
http://s4/mw690/002eAKyrty6FZ51munsa6&690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
在我的手头上,有两项课题都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一项是《在校本课程中运用绿色指标开展学业评价的初步研究》,一项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实践研究》。在这两项课题中,都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进行论证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如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够,研究思路不够清晰,研究背景分析不够深入、研究规划不够系统、完善等,因此这两项课题还需要进一步充分论证和明确研究的思路。
近年来,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尽管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也有一些亮点和成绩,但从实施效果和影响来看,良莠不齐,喜忧参半。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深度,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很难形成具有一定深度、效度和影响力的一门课程,甚至部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了了之。二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包括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的安排和时间的使用等都捉襟见肘,甚至大部分都是应景之作,装点门面罢了。三是校本课程不够丰富。从一个学校层面来说,校本课程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可选择性强的,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他们的“乐园”——校本课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本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看客的尴尬境地。四是校本课程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和持久性。任何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是不断完善、提升和丰富的过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要做好长期规划,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校本课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之所以在中小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是由国情所决定的。因为我们目前的教材是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教育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这种统一性的课程很难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中小学的背景及特点。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的的需要。
那么,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呢?
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校特色的形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1、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独立、自由和选择的空间,让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而特色化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极大地赋予了广大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其实就是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与评价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参与意识、课程开发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多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和设计上,具有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主体意识、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但是,由于校本课程没有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范畴,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个学校仍然实施的主导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状况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事实上,教育部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行,可能为当前各地和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学阶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可行,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因此,如果一所学校希望形成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捷径。也只有办出特色和品位的学校,才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