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路径

(2013-10-09 21:45:13)
标签:

更多

段时

能力培养

教学经验

效率

教育

分类: 教育科研

http://s4/mw690/7a105e8fgx6DilBGFph23&690
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路径


小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我们从一则案例谈起:

郑州市102中学谢彩玲老师担任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开学之初比较苦恼,因为她所担任的同一年级四个班级构成复杂,分别是:创新班、普通班、美术班和舞蹈班。创新班学生基础比其它三个班好,美术班和舞蹈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差别又很大。物理因其知识容量大、题目难度深等学科特点常常使学生头痛不已。加上该校学生进校的途径多样性,致使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方法等也各有不同。以上种种因素,都将会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困扰。

针对物理学习的差异,如何让物理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个性化分层教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呢?为此,谢老师确立了一项校级小课题《高一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确立课题之后,谢老师开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与各班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广泛交流等,初步对各个班级情况有所了解。与此同时,谢老师通过不同途径如阅读书籍、查询资料、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听报告等方式,逐步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找到了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

研究过程中,谢老师根据掌握的一些方法,尝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分层设置学习目标,即发展优等层次(创新班)学生,实行少讲多练;帮助中等层次(普通班)学生,着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后进层次(艺术班)学生的兴趣,放低起点,浅讲多练,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分层推进,即分层实施教学活动,包括分层设置导学案、分层管理导学案、课堂流程实施分层。三是分类指导,即分层进行学法指导。四是分层作业,即分层布置难度合适、题量合适的作业。五是分层评价,即分层对学生进行激励。

在实施分层教学实践后,效果逐步显现出来。如,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物理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在普通班讲得太少或练得太少,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系统;对于艺术班学生,完全放弃了练习,学生只“流于听、流于思”。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其实小课题研究的路径并没有那么神秘。在谢老师的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她做出了很多努力,付出了一些精力,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谢老师的研究技能和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基于谢老师的这个研究案例,我认为小课题研究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五个基本步骤:

一、发现问题,设计课题

案例中,谢老师的问题是“她所担任的同一年级四个班级构成复杂,分别是:创新班、普通班、美术班和舞蹈班”、“物理因其知识容量大、题目难度深等学科特点常常使学生头痛不已”、“加上该校学生进校的途径多样性,致使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方法等也各有不同”等。这些问题,无疑将会导致物理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面对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谢老师经过思考之后确立了一项校级课题《高一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由问题到课题,完成了研究的第一步。课题题目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拟定课题题目时,这样几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课题题目是陈述句,不使用疑问句、祈使句或比喻句,如《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让我们的班级更靓丽》等不宜作课题题目;二是一项课题只研究一个主题,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是两个主题,需要分解为两项课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三是课题的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符,应明确、具体,如《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如何深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的实验与探索研究》题目就太长,需要简化。四是题目过大,研究内容过多。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能力培养研究》题目太大,需要细化和分解。

二、问题诊断

案例中,谢老师在课题提出之后,“开始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与各班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广泛交流等,初步对各个班级情况有所了解。”

问题诊断就是要了解、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摸清了问题的具体原因,才会提出针对性、可行性、合理性的改进方法。“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问题诊断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观察,主要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了解情况;二是访谈,包括对话、走访、笔谈、QQ群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三是问卷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情况。总之,要深入掌握问题症结,明确问题原因,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俯下身去,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敏锐发现问题的心”。

三、寻找方法

案例中,谢老师在问题诊断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途径“如阅读书籍、查询资料、请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听报告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寻找方法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一是经验总结提炼法。如顺口溜“下列动词不一般,to总站在间宾前。学生to老是搞特殊,总是站在人前头,学校决定来惩罚,首先解释其表现,大家建议又发言,通知报告其家里,最后把处分结果来宣布。”(来自郑州5中王允仿老师)这一段顺口溜中,下列动词后的sb前永远有toexplain(解释)suggest\say\whisper(建议发言)report(报告)、declare\announce(宣布)。通过顺口溜进行总结英语语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艰涩难懂的语法内容。二是网络查询或者翻阅书籍资料。网络是目前查询资料最为快捷、方便的工具。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这样一个问题,我从百度查询到2110000篇文章都是关于此内容的研究与探索。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其中的部分文章中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三是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如部分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方式,向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可以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四、解决问题

案例中,谢老师尝试一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分层设置学习目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物理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在普通班讲得太少或练得太少,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系统;对于艺术班学生,完全放弃了练习,学生只‘流于听、流于思’”。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不断尝试、实践的过程。尤其一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往往具有反复性、复杂性,这就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三种情况:一是方法很实用,问题迎刃而解;二是方法不适合,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三是方法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或者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五、总结经验

案例中,谢老师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撰写了一篇近5000字的结题报告。她从研究背景分析、研究过程、主要做法与经验、取得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详实,数据准确,做法科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其实就是把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总结、提炼、再加工,这也是个人积累经验、提升自我的重要阶段。总结的成果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教育叙事、教育案例、论文等,都可以作为成果的一种呈现形式。

当然,就一项课题研究而言,以上五个步骤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一项成果非常有价值和指导意义,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研讨会、课例、公开发表等方式对成果进行推广,让更多的教师从该项成果中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