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四自”、“四有”的中学生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生成长 |
http://img2.jike.com/get?name=T128CuBgKm1RCvBVdK
做“四自”、“四有”的中学生
几天前,在孩子的班会课上,班主任李福军老师对学生提出了做“四自”、“四有”中学生的要求。家长们觉得这是一个负责人的、有思想的、有智慧的班主任,孩子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很放心。因此,大家普遍感到很欣慰。
“四自”是指:自己的事自己思考、自己的事自己沟通、自己的事自己去做、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四有”是指:有想法、有效率、有方法、有效果。
不言而喻,李老师对学生提出“四自”、“四有”的要求,与其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倒不如说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因此,这和李老师提出的“不为抓分数而抓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等理念是一致的。李老师还说,到了高中阶段,凡是学习拔尖的学生,都是综合素质特别好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强大的意志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坚强的毅力和灵活的思维等。
事实上,李老师的这种理念是超前的,已经超越了考试分数的本身,是教育的真正回归与发现。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老师所难以企及的。我们的学校总是提倡为孩子一生负责,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又有几个老师或者班主任能够做到呢?我们需要分数,但我们不能“唯分数论”,这是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性认识,而真正做到的老师毕竟太少了。
“四自”、“四有”的内涵,其本质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敢于承担,如何形成独立人格,如何成为有思想的人等。应该说,这些内涵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同时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途径进行教育引导的。因此,当孩子们一旦走向社会,他们才会真正体验到所接受的这些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孩子一生拥有的最大财富。分数,仅仅的一个手段而已,仅仅是获取某种生活方式的敲门砖,而绝不是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或者班主任,就会有一个什么样前途的学生,老师是孩子们最好的向导。我们无法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能够特别优秀,但我们需要每一名教师具有良知、具有为孩子一生着想和负责的思想与做法。这一点,每一名教师其实都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