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2011-10-31 09:11: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理论学习 |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课程名称 |
|
学校 |
|
班级 |
|
授课教师 |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点 |
评价等级 |
|||||||||||||
A |
B |
C |
得分 |
||||||||||||
课前准备 |
课标解读(5) |
理解透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
|
|
|
|
|||||||||
教材分析(5) |
对教材结构、学习单元与学习主题、知识类型分析准确 |
|
|
|
|||||||||||
学情分析(5) |
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分析到位,针对性强 |
|
|
|
|||||||||||
教学目标(5) |
全面、具体、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操作性强 |
|
|
|
|||||||||||
教学重难点(5) |
定位准确;解决的思路清晰,策略和方法得当 |
|
|
|
|||||||||||
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5) |
完整、具体,衔接紧密;针对性强,有明确的实施意图 |
|
|
|
|||||||||||
教学过程 |
导入(5) |
手段、方式新颖;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创设学习所需的情境;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
|
|
|
|
|||||||||
讲授(10) |
充分发挥讲授的功能与作用,线索清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概念、定义诠释到位,易于学生理解;表述生动形象,注意师生间的互动 |
|
|
|
|
||||||||||
重点的解决(5) |
吸引学生的参与;符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效果明显 |
|
|
|
|||||||||||
难点的突破(5) |
引导、指导到位;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明显,理解掌握;符合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 |
|
|
|
|||||||||||
教学方法(5) |
灵活、得当、有效;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手段新颖 |
|
|
|
|||||||||||
教学资源(5) |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补充教学资源与教材互补,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补充资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学习实践 |
|
|
|
|||||||||||
教学课件(5) |
制作规范,呈现方式独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 |
|
|
|
|||||||||||
教学特色(5) |
特色鲜明,形成个人风格,有创意 |
|
|
|
|||||||||||
学生练习(5) |
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强化理解记忆 |
|
|
|
|||||||||||
教学过程(10分) |
完整、衔接自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互动性强;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运用激励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荣誉感 |
|
|
|
|||||||||||
课后评价 |
反思(5) |
反思到位,自我诊断准确 |
|
|
|
|
|||||||||
教学设计修订(5) |
针对性强,改进方案符合实际 |
|
|
|
|||||||||||
总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