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是静宜园最大的建筑,从小去香山玩过多次,但这香山寺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因为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没剩什么物件。前两年,在网上看见有人发新香山寺帖子,知道2015年在原址复建了香山寺。很雄伟,就想去看一看。
从公园东门进来往南去。路边的小湖是静翠湖。
往西拐,一条石板路是香山寺的前街。
牌坊两边是知乐濠。过牌坊就是香山寺的地界,寺院依山势迭起,坐西朝东,具有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庙布局。
寺前的甬道有200多米,两旁古柏森森。
上台阶是寺的山门,上书“香山大永安禅寺”。门殿也是接引佛殿。香山寺始建于唐代。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世宗重修香山寺,赐名“大永安寺”。到清代乾隆进行扩建,赐名“香山大永安禅寺”。占地面积约5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
往后上台阶,两侧各有一株参天古松,乾隆把它们命名为听法松,说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中乾隆唯一一处为植物命名的景观。树后面是天王殿,关着门。
过天王殿两边是钟鼓楼,再往上又是一个牌坊,上书“永安”两字。

上台阶是寺院内等级最高的圆灵应现殿,也就是大雄宝殿。
圆灵应殿前有一座体量很大的石屏,这是香山寺被焚毁后留下的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整座石屏上所有的书写、绘画全部是由乾隆皇帝完成的。
石屏的阳面刻有三部经文,分别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八大人觉经》,均雕刻成带有须弥座的宝塔形,经文环绕宝塔雕刻,造型颇为独特。
石屏的阴面刻有三幅画,中间为燃灯古佛,右手边的为文殊菩萨,左手边的为观音菩萨。
圆灵应现殿两侧罩子门,进这个门就是后苑部分。
哦,好雄伟,正面两层各有5米高的石台,上有20多米三层高阁,凌空兀立,旁有假山环拥,那是“薝蔔香林”阁。一层前檐挂“薝蔔香林”匾,二层前檐挂“无住法轮”匾,三层内隔断挂“光明莲界”匾。

最高处是青霞寄逸楼。从那里绕到另外一边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