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长城下来,心说新广武古城就应该在附近,看地图上就在路边,怎么没看见?又沿路往回踅摸,北边有一小路,看见了那半颓的城。城墙有6-7米高,都是砌的青砖。
这边是城的北门,门不大,门上面有石头的额匾,但没有字。
新广武古城,也称“广武堡”,周长约2000米。所谓“新”不过是比较西边的那座旧广武古城而言。这里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由安吉侯陆仲亨主持修建,当时陆仲亨修建的应该包括雁门关、这一代的长城、新广武古城,以及旧广武古城城墙的包砖,直到代县的边靖楼、可能还有代州城墙等等,看来陆仲亨(见我边靖楼的帖子)被贬到代州来平叛,干了不少正事。
这一系列的修建构成了由代州——南口——雁门关(东径关)——新、旧广武古城等雁门关东路的整个防御体系。由于新旧广武古城在整个体系的最北边,所以有“北门锁钥”之称。
穿过门洞,这是里面。
里面是村落,比旧广武古城的显得有生气。但感觉就是一个城堡,不像旧广武古城那样是一个城池。据说城里曾有二十四座庙宇,称为“二十四全庙”,但现在了无踪迹,只看见住家的民房。不过想一想要这么多庙,这小小的城堡里就是三步一庙,五步一观了。
侧面看城楼是个正方形,还都有砖,好高大,总体有小20米。
正面看城楼有5-6米高。有三个小门都上着锁,看来还在用。
上面有匾额,我看了半天没看清楚写的是什么。后来看别的网友说是“三晋雄关”四个字,想之这称谓有点大发。
站在这里往东北看,不远有一个新修好的烽火台,后面沿着东北边恒山山脉下来的长城依稀可见,长城到这里下到最低点,连上新广武古城,然后又爬到南边的山上,那是我刚去过的明长城广武段景区,长城从那里往白草口去了。
新广武古城扼守雁门关山沟的北出口,前面是一马平川的大同盆地。确实是防御的要地、险地。据说明末大将曹变蛟曾在这一带与清兵血战七天,迫清兵退走。
回到南门,出来看见对面还有城墙,好像还有一个门,过去看看,那只是老乡挖的一个门洞。但没搞清楚这城墙是怎么回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