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秀禅寺的那小山沟出来,去广智禅寺,这时候山沟里手机信号很弱,无法导航,凭我的印象,回到那个古井位置,向右边的山上爬去。
路到不难走,好像近年砌的石头路,爬了有百十米高,发现山下一个小院里立着一个孤零零的小庙,那个肯定是广智禅寺。
下山绕到小院边上,这个小庙顺着山沟的方向,坐西朝东。院子有不到一人高的石头墙,不管怎么做,反正我进了小院。小院到挺干净,看来是近年新修过。
院里就只有一个观音宝殿,为砖石结构无梁殿。据记载,广智禅寺始建于明代,清代进行过修缮。原有两进殿宇,前低后高,梯状布局。
殿门上贴着青龙湖镇综合治理办的封条。看来最近是他们在管理巡查这里。
趴在门缝里看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顶上是拱券,正儿八经的无梁殿。
除了这座宝殿,院子里靠墙跟放着一块石碑,碑额上题敕赐广智禅寺。但碑面已经风化漫漶,看不清了。
有意思的是碑旁边放着一块观音宝殿的匾额,字倒是从右往左的顺序,但一看就是电脑刻的简体字,太水了。
这块匾的故事颇曲折,2013年无梁殿上的“观音宝殿”石匾被人撬走。房山区文物部门接到举报后才知道。被盗的匾宽约80厘米、高约30厘米、厚10厘米,估计有200公斤,这活起码有五、六个人干的。据专家介绍,匾为明代物件,用“剃地起凸”的阳雕方式,按手工一个熟练工匠也需要10天。石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可是匾一直没找到。2015年政府拨款110万修复禅寺,但修完以后,一些“大爷”级的人发现这匾太水,引起一片诟病。政府倒是从善如流,又刻了新匾,把靠在墙边的那个水货换了下来。现在新刻的匾勉强说得过去吧。
(网上摘片,侵权立删)

从院里出来,院门上有区保的牌子,也有综合治理办的封条,这两次来青龙镇看见过治理办的巡查车,当时觉得他们耀武扬威的。不过看这封条,好像文物巡查的事落到他们身上了。想想这山沟里,不通电、没信号,什么技防的用不上;靠房山文管所,有几个人,顾得过来吗?落实到村里巡查,怎么落实?谁管得了。不过现在落到综合治理办,倒是干点正经事,立马对他们有了几分好感,让人觉得有几分安慰。
出广智禅寺,没有按来路走,顺东边的山沟走,回头再拍一张寺。
拐了两道湾,嗨,回到了刚才环秀禅寺的那个岔口。刚才出环秀禅寺的沟口就往左一拐没多远就是这里。不用爬到北边的山上去,多绕了半个小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