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观堂在京都东山三十六峰的若王子峰下,那天我们从南禅寺出来,在北边的路边找一个地方吃完午饭。沿山边的小路往北走不远就是永观堂。
永观堂是京都这些红叶寺庙中的佼佼者,每到红叶季都是人满为患,但我闺女说,人多也应该去看看,永观堂的红叶历史悠久,京都最艳。
据说建寺之前的平安时代初期,住在此地的日本贵族藤原关雄就有吟咏赞美红叶风情的诗歌,并因此而成为千年的“红叶永观堂”。
从南禅寺走个7-8
分钟到了永观堂,确实是人流如织,铺天盖日的枫叶迎面而来,属于那种红艳红艳的,好像比前面看到的十几个寺庙的红叶都艳丽。
门里面这一段没有太多建筑,都是红叶林。人们排着队看红叶。
往里面走过了中门才是寺庙,永观堂正名是禅林寺,日本平安时代初藤原关雄为了追慕真言宗的真介僧都(797-873
)捐赠了在这里的宅子。真绍僧都在藤原关雄去世后的853年初创永观堂,最初是京都真言密教的重要寺院。后为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总本山。
日本贞观五年( 863
)清和天皇赐予“禅林寺”敕额。虽然寺的正名是禅林寺,但大众却将其称为“永观堂”。这一名称源于禅林寺所谓的“中兴之祖”——永观律师((1033——1111,此律师非现代的律师,为严守戒律的高僧之意)。
门票500日元,脱了鞋进释迦堂——方丈,释迦堂(方丈)是京都府指定文化财产,由室町时代的永正年间(1504-1511)柏原天皇建立。现在的建筑建于1627年。入母屋造(即歇山顶)。里面的隔扇画有江户时代的“松水禽图”、
“高士乘舟图”、桃山时代的“鹭花卉图”以及“松鸟图”、“群仙图”等。但不让拍照。
方丈庭院前面的廊檐下,人们熙熙攘攘的,找个拍照的位置都费劲。庭院里的枯山水是一小堆沙子 。
对面是江户时代(1830年)建立的敕使门,也称为唐门。那堆沙子说是为了让敕使踏着清洗脚的。
沿庭院的回廊,周边都是园林庭院。可惜就是人太多,无法让你体会其的幽静。
沿着回廊逐步往上。
从上山下来到前院,院里是两个放生池,从上山下来到前院,院里是两个放生池,池塘周围遍植红叶,红的透彻。
在这儿看对面山上的塔清楚。
中间一岛为弁天岛,一桥相连,岛上是建立于江户时代1866年的的弁天社,供奉的是洞福寿弁财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