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去房山琉璃河大桥和涿州的下胡良桥转了一天,看着下胡良桥离涿州的永济桥才3站路,想着涿州双塔、三义庙等早就闻名,可以一网打尽,遂动了念想。
过了一周我们就去涿州转了一天。从京城到涿州很方便,乘838路公交车一车就到,看好了涿州这些古迹的方位,我们先去永济桥,从北往南玩。
838路公交在水岸花城站下车,过马路往前走几步就是拒马河。看见那桥了,好长,真不愧为天下第一长拱桥。
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后因河道南移,桥亦塌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在旧桥南建九孔新桥,乾隆赐名为"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该桥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拒马长虹"。
沿岸边的小路过去,北边的桥头还封着不让参观,但有一个大豁口可以过去。
这是北引桥,长205米,应该是始建于明万历二年的主桥,起码是当年的位置。
桥两边各宽出去3米左右的一个三角,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这个位置应该是主桥的起点。桥面都用长方巨型花岗岩砌成,说是最重的一块约两吨。
查网上消息,2004年对该桥引桥进行了探查和试掘,永济桥主桥并南北引桥总长约627.65米,其中主桥长153米,宽8.5米。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曾题词"中国第一长石拱桥"。看来2004年这以前都闹不清楚这桥的情况,发掘完了才知道有这长,超过了之前316.8米长的苏州宝带桥,成了天下第一长拱桥。当然要包括平桥,那还得说是泉州的五里桥。
迎水面是舟形,可以看见那个分水尖下部砌着铸铁的“斩龙剑”,是冬季用来破冰之用。
桥两边的河里都是蒲草,有人乘一个小筏子在钓鱼。
桥上还有隔板挡着,看来想一睹这桥全貌要费劲。看见有一哥们在那里溜达这看桥,他说他是从桥南边过来从那挡板底下钻过来的,我一看这太窄了。正说着,一个破衣烂衫的哥们从隔板上翻了过来,他倒是年轻,腿脚麻利,他说南边也有隔板,也是翻过来的。看这一上一下的,比量了一下,我这老胳膊老腿够呛。
哦,算了,到南边再看。
从桥南边绕到公路大桥,1998年修的新桥——涿州桥,那桥修好了以后,永济桥才退役,这之前107国道还一直走这古桥,真是不易。
这桥上可以看永济桥的全景,很有气势。当年也是国家级工程呀。
九孔拱桥中间三个上面有镇水兽。
可以看见中间那孔左侧有一根生铁铸的柱子,那是镇桥梁,高约6.8米,
6吨多重。据说镇桥梁上面有题记,“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成奉旨重建。“
那分水尖下部的“斩龙剑”看的更清楚。
这一段是乾隆二十五年重建同时建的南头的引桥,长271.5米,所谓之“堤形引桥”,下设涵洞22个,用于
“以泄夏秋洪涝”。这里应该是当年拒马河的河滩,夏秋发洪水水能淹到这里,那年头水肯定大呀,现在这拒马河涓涓细流,好不秀气。桥面上杂草丛生,看来封闭了有年头。
看完永济桥,如法炮制出去。沿着桥对着的这条北关北街往南去看双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