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个独裁者的孤独心语:《族长的秋天》读后感 [转载]一个独裁者的孤独心语:《族长的秋天》读后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4年4月18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2014年6月,中文版《族长的秋天》引进出版。
这是继《百年孤独》,读的马尔克斯的第二部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已列入阅读计划表紧随其后。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独裁者享尽荣光背后的无边落寞。怎样的阅读体验呢?受那排山倒海的句式、连篇累牍的独白影响,常不自觉灵魂出窍般地游荡于拉美那片光怪陆离的土地上,一切看似怪诞不经却又入木三分。那是作家笔触可以触及到灵魂深处的隐秘,它如此深入到人性深处的傲慢、残忍、非理性,像一台精密的显微镜细腻地捕捉到每一丝一毫情绪背后的幽暗心理,站在权力巅峰之处,享受个人崇拜,对任何人与事有着生杀予夺大权,这样荣光的背后,是深无底洞的恐惧、孤独、缺乏安全感,于是你也跟着泥足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在黑夜中对整栋大楼内外巡查,牛棚、十四个哨兵、女人、二十三扇窗户的插销、二十三个牛粪饼、四十八只鸟儿、十四面镜子、二十三遍地欣赏加勒比海、卧室的三把门环三道门闩三个插销、再挤出两滴四滴七滴艰涩的尿液,之后凌晨两点三刻醒来,大汗淋漓、战栗不安……那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是人在权力巅峰无限荣光中的自负宣言,还是难以释放无处逃逸的孤独排遣?
待你回过神来想攫取住文字背后的情节、故事,辨别要义,你其实已经被那充满魔力的文字拽离现实遁入一片奇幻时光里,不知云里雾里。于是你只得把书往前翻回几页、数十页,平复一下已焕散四游的注意力,有一种“待从头收拾,满目疮夷”不知今昔何年的恍惚。当然,鉴于如此阅读境地,我是机械地翻完整部小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后,再随时随地随意翻到某一页,读上几行、几段,然后回放初次阅读的零星记忆,将断片的带子重新接驳、切回、归位。
从这个意义来说,要跟上作家随意切换时空场景的思维,要仔细辨认将故事起承转合勾勒出基本的叙事样态,是一件几近难以完成的事。在魔幻与写实、超现实与现实当中,你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与伪,但你却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为其着迷,因为在那疯狂无节制的想象中,分明有着对现实最深刻的洞察、最真实的折射。
尽管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刺杀,在权力的焦虑中永远安然无恙,在无数次死亡的假象里看到了太多的无耻与忘恩负义,他对抗着时间,对抗着疾病,几百年过去,孤独得连一个敌人、一个对手都没有剩下,却无法对抗死亡。那个死亡的预言终于还是如期而降,在如此多年死亡的贫瘠想象中,终于,戏要结了,幕又落了,人生要散场了,和他一起,一路数着睡在总督衣裳架上的母鸡,寻找着分散宫殿四处的母牛,继续着每一个夜晚用三把锁、三道门闩、三条门链把自己关闭起来的动作,那片浩瀚而无法参透的海洋,那些如海洋般飘忽的民众,还有他自己喑哑无纹的手掌、还有那纸牌隐形的密码、每一期彩票开彩必中的号码,这一切一切,源自没有能力去爱,因而用权力的孤独罪恶去补偿无耻的命运,弥留之际,将军才顿悟:人不是在生活,而是在苟活,即便是最博大最了不起的生命也仅能达到学习怎么去活的程度。最后的时刻,他终于彻底醒悟,终其一生,他不过学会了与所有荣耀衍生的悲惨相处,无权力却在统治,无荣耀却受赞颂,无威信却被遵从,伴随着孤独与死亡的秋天黄叶在心中脱落。
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言,“它是一首描写权利的孤独的诗”。小说里意象奇谲迷幻,如瀑布般倾泄的诗行营造的文字气息如此迷人,带着一丝诡异的忧伤。读马尔克斯的小说,能感受到上帝造世的豪情与壮志,七天创世,一切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野心而有序不乱,小说家就是造世者,马尔克斯才华横溢才情泛滥,在自己的小说里,他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君王,读他的小说,你要学会忍受异于常规庸常文字的奴役,当然你也享受着畅游文学境界的欢快与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