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博科夫简介

(2011-08-05 15:48:18)
标签:

杂谈


 

 

1899423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是法官于1908年被捕入狱,1917年在临时政府任职后,纳博科夫随父在1919年经土耳其流亡西欧。他的父亲办了一份自由流亡报,结果在1922年被两名流亡的右翼保皇党人杀害。纳博科夫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获学士学位后,在柏林和巴黎从事俄文创作,早在1916年,他出版过一本诗集。1940年纳粹入侵法国前夕,他移居美国,先后在多所大学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及进行文学创作。这个时期受到他影响的一个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是他的学生。1938年纳博科夫为了适应环境开始用英语写作。

纳博科夫1945年加入了美国国籍,1961年移居瑞士蒙特勒,19773月病逝于洛桑。

纳博科夫一生经历了上述的四个时期,他的流亡生涯促使他写了到美国后引起关注的《普宁》这或多或少跟流亡时期在流亡的圈子里认识的普宁教授的影响和自己的惺惺相惜分不开的吧。

纳博科夫流亡时期写了大量短篇小说:《菲雅尔塔的春天》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娜塔莎》虽然短小,却很精悍。让纳博科夫大出其名的是在美国时期出版的《洛丽塔》(1955)、《普宁》(1957)、《说吧记忆》(1951)以及在瑞士时出版的《微暗的火》(1962)

纳博科夫一生的经历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不只是体现在他的辗转的一生上,更多的是在这种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生活的变化中,他如何来认识自己,评定自己,他如何来摆脱精神的空虚和难受。作为一个流亡国外的异乡人,作为下一个与祖国分离的人,他不免沉入往事的回忆。在他的作品中就不难发现一些人物精神的压抑,人生的失意,甚至是精神的崩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所谓诗人
后一篇:《普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