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性别隔离 致女性可选职业受限制

(2012-11-20 15:42:36)
标签:

面试

应届生

杂谈

  职业性别隔离是指由于社会系统性因素,使不同的性别集中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位上。职业性别隔离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变化,男性就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女性开始进入一些传统上的男性职业领域。职业性别隔离的不平衡发展,是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的体现。消除职业性别隔离,除了公共政策手段,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

  职业性别隔离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一个概念化研究,最早由Gross提出,职业性别隔离以求职者性别这一生理特征差异为基础,基于对性别的刻板认知,认为男女两性在不同职业上具有不同的优势,从而进行预设性选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男女被隔离分布在不同的职业领域,从而形成可以观察到的职业性别隔离现象。

  职业性别隔离相关调查

  在九三厦门人才网学社中央妇女委员会委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进行的“就业招聘录用中的性别平等调查”中,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性别隔离的认知成为调查的重要内容。

  基于地域的离散性、经济发展区域分层等因素,本次调查选择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深圳和昆明六个抽样城市,选择在劳动力市场、人才交流中心以及各大专院校发放问卷,每个城市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1984份,其中有效问卷1885份。受访者年龄集中在20岁~29岁的年龄段中,占81.3%;受访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89%,这几乎九成的比例主要是反映了高学历者的就业状况。

  对于“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的差异,从受访者的问卷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在受访者中,有24.1%未留意女性职业特征,对照男性职业特征,只有2%的受访者未留意;有13.8%的受访者认为男性职业的工资报酬高于女性,只有4.3%的受访者认为女性工资报酬比较高;另有11.1%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存在于各行各业,受到的职业限制较少,没有一个受访者认为女性分布于各行各业。

  对于男性职业特征具有高认同率的有: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工作(61.8%)、体力劳动(56%)、中高级管理岗位(26.1%);对于女性职业特征具有较高认同度的是:办公室文员、办事员等低级管理岗位(54%)以及服务业或家政(45.1%);有8.9%的受访者认为制造业普通工人是女性职业,还有受访者特别指出在电子厂等行业中,普工大部分是女工。

  调查显示,职业性别隔离主要分为横向隔离和纵向隔离,横向隔离是不同性别占据不同的行业,例如工程技术人员男性居多,服务业家政行业女性居多;纵向隔离是行业内职位差异,例如中高级管理者男性居多,低级管理岗位女性居多。

  职业性别隔离是指由于社会系统性因素,使不同的性别集中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位上,调查中发现,受访者对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的差异有认同感,这种认同可能会强化职业性别隔离带来的两性不公平待遇。

  职业性别隔离出现新的变化

  职业性别隔离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变化,男性就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女性开始进入一些传统上的男性职业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于男性求职者呈现出系统性偏爱,例如幼教这个行业一直被看做是女性职业,近年来开始有男性进入。此外,家政这样的传统女性行业也开始有男性进入。因此,有11.1%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存在于各行各业,受到的职业限制较少。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11.9%的受访者认为体力劳动正在成为女性职业的特征,目前由于农业的低报酬率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系统性歧视,使农业生产逐渐成为留守妇女的主业。此外,一些传统的重体力劳动,如矿工、建筑工人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

  职业是人们的经济身份,是获取社会资源的基础,甚至是社会地位的表现。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男性职业在社会分层中快速下滑时,很快就向女性开放了其职业通道。比如上世纪80年代清一色都是男出租车司机,随着出租车司机地位下滑,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而当一个女性职业的优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整体性优势时,则会有男性要求进入这个职业,例如教师行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稳定性凸现,于是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进入这个行业。

  此外,有15.7%的受访者认为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工作属于女性从事的职业,这体现出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技能性工作并且获得了社会认可。

  对于职业隔离的产生,有53%的受访者认为是为了工作方便,26.6%的受访者认为用人单位主要是基于不同性别用工成本不同,从降低成本的角度选择特定性别为主要招聘对象;19.6%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男性工作能力强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解释都不同程度地印证了学界对于职业隔离成因的分析。

  职业性别隔离的治理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公众在职业的性别隔离问题上缺少敏感度,不仅给予其合理化解释,并基于性别隔离的认知,有意识地进行前劳动力市场(教育)选择:在大学入学专业选择方面,男生集中于理工科,女生集中于文科,这种在职业教育上的选择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性别横向隔离。另一方面,在女性集中的职业领域,男性更容易脱颖而出,更多受访者将此归结于男性具有更好的领导力,这种职业发展上的性别分布体现了职业性别垂直隔离的基本特征。

  职业性别隔离的不平衡发展,是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的体现。我国《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虽然都有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内容,但是现实中的歧视现象比比皆是,并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再就业对女工的歧视发展为对高学历女性的歧视,女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就业难已引起广泛关注。女性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职业性别水平隔离的角度分析,女性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狭窄的职业选择,造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显得过于“拥挤”,形成突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职业纵向隔离成为妨碍女性晋升的“玻璃天花板”,进一步恶化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生存空间。

  职业性别隔离在招聘录用中常常表现为:直接限制、隐性限制以及提高面试标准,这些限制往往都是针对女性,造成女性就业困境,公然违背了公平原则。特别是各级公务员考试中的直接性别限制更是违反了我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具有负面的社会示范效应。

  对于职业性别隔离的治理,目前主要依赖于平等就业机制的贯彻执行,通过公共政策措施加以干预和校正。但是法律与政策的供给不足和执行障碍是职业性别隔离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立法缺少可操作性,同时平等就业立法与公众的认知也具有相当的距离。可见,消除职业性别隔离,除了公共政策手段,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

本文关键词:职场,性别隔离 
文章来源:厦门人才网http://www.xmrencai.com/
央企招聘不能“认亲而用”
转行的规划与标准
职场情商训练方法
如何避免成为职场中的替罪羊或捐躯品?
必看!“职场大忌”
企业出现过高离职率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