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肤上长了坨“小肉肉”,这是怎么了?有害吗?

(2017-06-01 00:20:10)
标签:

杂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林小清

夏天到了,一些人发现自己皮肤上长了一些小肉疙瘩,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成片出现,看起来十分碍眼。这是什么皮肤病?严重吗?会自己好吗?有没有必要去掉?又该怎么去掉呢?下面就让皮肤科医生告诉你!

https://pic.wenwo.com/fimg/36648164513.jpg

其实,这些小肉球叫“皮赘”。又名软纤维瘤、纤维上皮性息肉、软瘊等,是一种有蒂的良性肿瘤。常见于中年或老年,尤以绝经期后妇女多见,也可以见于妊娠期。老年男性也是可以发病的。

为什么会长“皮赘”?

“皮赘”的病因尚不明,国外有人认为是肠息肉的一种皮肤标志,曾有人对大量病例的调查研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皮赘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甘油三酯者,认为皮赘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种皮肤标志。部分可能跟穿高领衣服、长期戴项链与长期皮肤摩擦有关系,还可能跟皮肤老化有一定关系。

肉球到底长什么样?

“皮赘”通常可分为3型:

https://pic.wenwo.com/fimg/59777128123.jpg

1、多发性皱纹状小丘疹,多见于颈部,质软,直径1~2mm,丘疹表面有沟纹;

2、单个或多发性丝状软纤维瘤,呈丝状增生的柔软突起,宽约2mm,长约5mm;

https://pic.wenwo.com/fimg/72064111463.jpg

3、单发性有蒂软纤维瘤,可发生于面部、胸背部及到腋窝,多见于躯干下部、腹股沟等。一般为单个有蒂呈息肉样突起,质软,表面光滑。直径约1.0cm,或更大,常呈肤色或色素增多。若发生蒂扭转和梗塞,可引起疼痛不适。

三型皮损肤色均呈正常或色素稍增深。

会传染、恶变吗?怎么治?

“皮赘”是绝对不会传染的,它会自行长多长大,且分布没有规律。另外,“皮赘”都是良性病变,没有恶变性,没有致癌性。如果在大腿内侧,且肉球较大的,可能会因为裤子长期摩擦出现破溃而并发感染。

单发的皮赘一般可不进行治疗,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可疑的皮赘颜色变化或疼痛,应该及时去看医生。常见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①化学烧灼:可用液态酚或三氯醋酸局部涂擦,腐蚀瘤体。

②液氮冷冻、电凝或CO2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

③对较大有蒂的皮损,可用手术线结扎疗法。

2、手术切除

对较大有蒂损害可在其根部行手术切除。大多不需麻醉,在基底部剪掉,如出血可用氯化铝外用止血。https://pic.wenwo.com/fimg/14942164515.jpg

皮肤科医生温馨提醒:患者应适当减肥,增加运动,减少日光照射、减少局部皮肤的不良刺激、局部皮肤多做滋润保养,可能有助减少复发。

作者:@皮肤科医生林小清

2009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参加工作。在著名皮肤病专家施秀明、程波等教授指导和培养下,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的诊疗,尤擅长(1)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2)面部皮肤病:痤疮、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4)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内外专业性的学术性刊物。为中国医师学会会员。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www.991kang.com298742351_120.jpg
林小清医生
福建 泉州 泉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 皮肤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