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散人修皮匠
散人修皮匠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7
  • 关注人气: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腰蛇”“飞蛇”真的是蛇吗,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2017-04-20 00:21:38)
标签:

杂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林小清

“缠腰蛇”“飞蛇”真的是蛇吗,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https://pic.wenwo.com/fimg/59389101810.jpg

民间说法:带状疱疹又叫“缠腰蛇”,闽南话叫“飞蛇”,如果等它把“头”跟“尾”接起来了,人就有死亡的危险,所以要去民间找巫师用墨汁或雄黄划出蛇的形状、“符文”或写大的“斩”字,这个病就会好了,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假的!

带状疱疹属病毒性疾病,有自愈性,多数病程在2~4周,所以民间治疗方法不是治好的,是这个疾病自己好的。门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用土办法没有治疗反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那带状疱疹会自己好,为什么还要治疗呢?且看下面!

问:带状疱疹的病因?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VZV)引起的,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时,病毒可侵犯人体,呈隐匿性感染,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社经元中,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出现皮疹伴有疼痛。

问:带状疱疹好发部位?

好发于胸肋部、颈部、面部及腰部,也可以发生于四肢。

问: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一般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疲倦无力、全身不适及皮肤灼热感或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各簇水疱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问:带状疱疹常被误疹为哪些疾病?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常常表现为局部疼痛,一些医生没有经验或没有至皮肤科就诊,常被误疹为偏头痛、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胃痛、胆绞痛、肾结石、阑尾炎等。

问:病后会有并发症吗?

部份没有治疗或较严重的带状疱疹,易产生并发症,主要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肉样瘤样瘢痕或肉芽肿性瘢痕形成、细菌感染导致皮肤坏死、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吉兰-巴雷综合征和脊髓炎,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常见而难于控制。

问:带状疱疹能死人吗?

从文献资料和临床观察来看,没有见到单纯的带状疱疹有致死人的报告。只有那些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身体极度虚弱的人,再合并有继发感染者而死亡。

问: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因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病毒感染,因此发带状疱疹的成人应避免接触未患水痘的儿童或体制虚弱的人(如艾滋病患者、放化疗患者及血液病患者等)。

问:带状疱疹会复发吗?

大多数人得过带状疱疹后,获得终身免疫,有极少数会复发,复发率有0.2%。复发者多见于老年人或有严重疾病者(如艾滋病、放化疗患者或血液病患者)。目前我没有见过复发的。

问: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和预防继发感染及防治并发症。

2、局部治疗可选取1%~5%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软膏等。苦继发细菌感染,可选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软膏,水疱破裂后可选用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眼部损害应使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必要时请眼科会诊。

3、系统治疗抗病毒:皮损局限者可口服阿昔洛韦0.25g5/日;或口服伐昔洛韦0.3g2/日;皮损广泛严重者可静滴阿昔洛韦0.5g2~3/日。止痛:口服卡马西平0.1g3/日;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也可选用。皮质激素:其应用目前有争议,老年患者如无禁忌证可用泼尼松30mg/d,减轻为症反应。营养神经药: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免疫调节药:如转移因子、胸腺素、丙种球蛋白。

4、理疗可选用紫外线、红外线、氦氖激光等。

作者:@皮肤科医生林小清

2009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参加工作。在著名皮肤病专家施秀明、程波等教授指导和培养下,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的诊疗,尤擅长(1)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2)面部皮肤病:痤疮、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4)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内外专业性的学术性刊物。为中国医师学会会员。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www.991kang.com298742351_120.jpg
林小清医生
福建 泉州 泉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 皮肤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