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您以为“水痘”消失了吗?

(2017-03-27 00:20:14)
标签:

杂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林小清

“医生,你帮我看一下我孩子这个是水痘吗?我以为水痘都消失了,不会再发作了,怎么还会有呢?”

我看了一下孩子身上的皮疹,很肯定地告诉这位妈妈,“你孩子的情况是水痘,目前来说经过疫苗注射后,水痘发病率相对以前来说是减少了,但是一年还是可以看到几个的,我这几天就看了四五个了。”

可能很多人认为水痘已经消失了,其实不是的,虽然疫苗的普及,但是水痘并没有完全的消失,所以有必要拿出来科普一下。

一、水痘是什么

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有群集性,会出现学校或家庭聚集,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

传染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水痘患者或带状疱疹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结痂完全脱落为止。

好发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潜伏期:9~12天,一般14~17天。

https://pic.wenwo.com/fimg/2668771786.jpg

(此图为成人水痘)

临床表现: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四世同堂”:皮肤上可能同时出存在4种表现:红斑、丘疹、水疱、结痂。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孕期水痘:在妊娠20周内孕妇发生水痘,胎儿受损的概率大约为2%,这些损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缺陷、四肢发育不良、新生儿死亡等;产妇生产前4天到产后2天发生水痘,由于新生未能从母体获得抗体,所以新生儿有发生严重水痘的危险,如不予治疗死亡率高达30%。因此,孕期内患水痘,需要跟医生商量评估一下胎儿的情况,再考虑是否需要引产,胎儿受影响的概率在2%左右,尽管发生率不高,若一旦出现,影响严重。

并发症:水痘性肺炎、水痘性脑炎、急性脑病及内脏脂肪变性(罗伊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感染、多形红斑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与哪些疾病鉴别:天花(已消灭)、丘疹性荨麻疹、手足口病、脓疱病、带状疱疹。

二、水痘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和护理: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内痊愈。主要是对症处理,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体温高者(大于38.5℃)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较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裂者,涂以1%甲紫,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应用消炎药。一般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出血性水痘及水痘肺炎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2、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无环鸟昔)是治疗水痘最常用的药物,剂量为每次5~l0mg/kg,8小时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疗程7日或直至48小时无新的皮损出现。每日肌注维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3、并发症治疗:水痘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并发脑炎者应给予对症处理,包括吸氧、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止惊等措施。肺炎应给予相应治疗。

三、水痘的家庭护理

1、预防:可进行水痘疫苗接种,分2次进行,每次间隔3月。

2、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3、定时开窗:通风、阳光照射都有杀病毒的作用,因此多开窗,让阳光照射进来,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

4、退烧: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大于38.5℃,需要口服退热剂,出现高热惊厥时应及时送医院就医。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抓破后引起细菌感染,会疤下疤痕等,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部的清洁。

文章首发于医来er趣,需要转载请联系医来er趣小编,如果想收听我的免费科普课堂或查阅更多皮肤相关文章,可关注医来er趣公众号(ID:yilaierqu2016)

作者:@皮肤科医生林小清

2009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参加工作。在著名皮肤病专家施秀明、程波等教授指导和培养下,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的诊疗,尤擅长(1)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2)面部皮肤病:痤疮、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真菌性皮肤病: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4)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曾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内外专业性的学术性刊物。为中国医师学会会员。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www.991kang.com298742351_120.jpg
林小清医生
福建 泉州 泉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 皮肤科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