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林小清
http://pic.wenwo.com/fimg/342787937.jpg
玫瑰痤疮,又叫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部分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主的慢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严重的病例往往见于男性。
病
因
与颜面血管运动神经推失调、精神因素、饮酒、食用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及毛囊蠕形螨感染等有关。某些与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含有激素化妆品有关。
好发部位
面中部特别是鼻部、脸颊、前额、下颌部位最常见,一般鼻唇沟不受累。
临床表现
通常分三期,各期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1)红斑期:对称分布的红斑,初为暂时性,反复发作后持久不退,可见树枝状的毛细血管扩张,常伴毛囊口扩大及皮肤油腻。
2)丘疹脓疱期: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节,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
3)鼻赘期:病情长久者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隆起,表面凹凸不平。鼻赘期仅见少数患者,几乎均为为40岁以上男性。
与哪些疾病区别
寻常型痤疮、脂溢性皮炎、口周皮炎。
治
疗
1)一般治疗避免冷热刺激、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胃肠功能正常及大便通畅。
2)全身治疗炎症明显者,可服用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罗红霉素等。异维A酸每天10~30mg,分次口服治疗有效。镜检有较多毛事蠕形螨的患者可口服甲硝唑。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3)局部治疗硫磺制剂、抗生素制剂,如红霉素软膏、5%甲硝唑霜剂等有一定疗效。皮质激素制剂主要用于皮损炎症较重者。
4)其他治疗如持久性扩张的毛细血管可电凝术或激光治疗,对皮赘可用外科划切法治疗。
更多科普
如何高效做到皮肤科就诊
浅谈丘疹性荨麻疹
烦人的“香港脚”
作者:林小清
简介: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皮肤科住院医师
擅长:过敏性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荨麻疹,面部皮肤病如痤疮、化妆品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如头癣、足癣,银屑病,梅毒,尖锐湿疣,淋病等。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