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研究】关于“三角形受力分解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说明

(2017-11-18 23:10:48)
分类: 中小学科学资源

关于三角形受力分解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说明

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中,经常看到这道习题:下列关于三角形受力分解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http://s13/bmiddle/002elE96zy7fUyibhkU5c&690

我们发现,在不同的资料,关于这题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的选B,有的选C。我在科学教师群里咨询了,也有不同的看法,到底选择谁呢?我想,问题的关键不是选择谁,而是弄清楚,出题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现在显然是找不到最初的出题者。

图片:咨询部分老师,有不同的想法

这个问题的产生,应该是来源于课本上对于三角形为什么是稳定结构的一个解释。如图,在做好的三角形顶部施加一个压力,两侧的PQ杆受到斜向下的力,这个力有拉住M杆的作用,因此M杆受到P向左、Q向右的拉力,这样,在顶部施加的压力对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都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这可能是B选项所要表达的意思。

http://s1/mw690/002elE96zy7fUyq5X8ca0&690         

↑图片来源:教科版科学6年级(上)第二章P.36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既然PQ杆对M杆有向左、向右的拉力,那M杆同时也给PQ杆施加了向内的拉力,拉住了PQ,使它们不至于因手给的压力而被压垮(向两侧延伸)。这可能是C选项所要表达的意思。

http://s15/mw690/002elE96zy7fVqNfT666e&690

这跟拱桥中桥在拱下面的作用是一样的:如图,拱下桥的拱足被桥板拉住,使拱不易变形;同时,桥板被拱足拉住,增强了桥板的抗弯曲能力。

http://s4/bmiddle/002elE96zy7fVuYjLeH73&690

因此,根据个人意见,六年级暂时不适合对学生进行力的分析的考察,题干中出现受力分解情况的分析是有超纲之嫌。力的分析,在浙江中学七年级才出现(浙教版科学),有的地方教材(如人教版物理)到八年级才有。

http://s10/mw690/002elE96zy7fUysc70dc9&690

↑图片来源:教科版科学6年级(上)第二章P.37

但根据教科版科学教材中出现的小人,是要求大家通过体会小人感受到的力,来理解斜杆在三角形中起到是还是的作用,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察学生的话,不妨把题干的语言描述改成:三角形是稳定的结构,当顶部受到压力时,下列选项中,关于两侧杆受到的力的方向及底下横杆起到的作用正确的图示______”这样的话,就选择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