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咕咚》教学设计

(2018-09-15 08:58:55)
标签:

教学反思

分类: 胡志华双研材料夹

《咕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插图读懂课文,并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具准备:

PPT,小动物头饰,动画片断,PPT.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复习词语

  1、 传话游戏,词语内容:熟了,掉进,咕咚,吓了一跳,小鹿,逃命,大象,野牛,领着。

2、师:出示课文配图,学生说主要内容。

【生说主要内容】

师:(课件出示)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惊恐万分,为什么呢?

二、结合配图,理解课文

(一)观察插图一,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师:学生自读课文。找到与图画相符的自然段。练度第一、二自然段。【师指导读好长句子“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师:你知道什么是“咕咚”吗?【生:是木瓜掉进湖里,与水的撞击声】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读 ,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听老师的语气、表情以及重音。随后让学生模仿师读。

师和女生分角色读。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二,小动物们听到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起来了?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

4、指导朗读:“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随机板书---小猴子——跑)

第三段老师和男生读。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师范读)

6、这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是指谁?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8、比较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9、第四段老师和全班同学读。重点指导语气词(呀 啊 哇)。

10、播放动画片断《咕咚来了》

11、就这样一声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竟成了一种很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里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正当整个森林乱轰轰一片时,谁出来稳定大家的情绪呀?(野牛)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观察插图三,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野牛是怎么做的?”(野牛和大象做比较,感受野牛的冷静)

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

比较图二图三两幅图,小动物们的表情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什么?

  引读: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拦住大象,问:“———”大象说:“————”

  野牛非常冷静地问大伙儿:“———”

  大伙回答说:“—————————”

  野牛非常沉着地问小猴儿:“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吗?”小猴说:“————”

  最后,野牛非常理智地问兔子:“—”

  兔子说:“———————————”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读出野牛的沉稳)
    (四)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观察插图四,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观察图四中动物的表情,体会动物们的心情。

教师采访:小动物们为什么笑了?

(五)戴着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通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师:在这个故事里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

四、课外延伸

把《咕咚》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分享你从故事得到的启示。

五、板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小兔子——拔腿就跑                

“咕咚”   小猴子——跟着跑                 野牛拦住大家   

            狐狸、山羊、                    不盲从、善思考

小鹿、大象——一个跟着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