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2018-05-16 15:38:17)
标签:

论文

分类: 唐秀丽双研材料夹

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一面坡镇中心学校       唐秀丽

 

2016年部编新教材把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放在了第一单元的位置,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通过这个信息也告诉我们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拼音学习是学生识字学习的辅助手段。

其实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各科目学习打好基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快教给学生自己识字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要认识2000左右的字,一年级上学期就要求有300字的识字量,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则是识字训练的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有:

(一)找出汉字特殊规律,归类学习

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如:“扫”字可分为提手旁,可根据生活用品扫帚来帮助学生识字。而有些字,它们的偏旁部首不一样,则字意也不一样,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归类学习的方法还有义旁归类法,声旁归类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最喜欢、最得力、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识字。

   (二)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从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书籍”的“籍”,“书签”的“签”,“作业簿”的“簿”,都与书有关,所有都是“竹”,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难记的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

    在几年来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这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识字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识字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扬刻苦求知的精神,使学生喜欢识字,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以提高识字技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 故事启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当我教“日”这一字,制作课件并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掌握了这个字。

   (二)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油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三)比赛激趣

开展练一练、说一说、动一动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引导观察,在发现中识字。

学生的识字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细心对比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如一年级的语文园地的题目:读读比比“人—大、日—目、二--土”此时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对比,发现“加一笔、减一笔”的认字规律。在这基础上,我逐步引导学生在以后学习生字过程中,我们可用这样“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在对比观察中发现了学习方法,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告”时,学生就编谜语“一口吃掉牛尾巴”;学习“工”时,有的学生就说“二加一竖变成工”,有的学生就说“土字一竖不冒尖”,只要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只要能言之有理,我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学生在仔细观察对比中,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

四、互帮互助,在合作中识字。 

一个班级的学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难以一一关注。互帮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如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对于同一个字,不同的学生,甚至是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几种识字方法。通过交流,能形成资源共享,能分享彼此的识字方法,互相启迪,互相借鉴,整合不同的观点,汲取彼此的智慧,从而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如有的学困生学生字时写错别字,我就让小组同学互相检查、互相指出,并且要纠正错误的地方。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识字,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识字能力。

    总之,巧妙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