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面坡镇中心学校教研组微课题立项申请书-评审表

(2013-01-17 21:38: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杨雪双研材料夹

年度

2012

编号

 

 

一面坡镇中心学校教研组

微课题立项

申请书·评审表

课题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究成员杨雪 王雅芳 宋翠菊 晨君  照明 丽红 凯荣

位: 一面坡镇中心学校               

          15084640036        

     箱:   826880365@QQ.com

表日期 2012-8-10                

 

 

 

一、请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一式三份。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报送一份)。

三、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四、研究主体为:学科教研组整体研究。

五、成果呈现方式分为:教育案例叙事、研究报告、专题经验论文、教育教学反思、专题研究总结。

六、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七、本表须经学校教科研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


 

 

坡小教研组微课题申请评审表

课题名称

课堂中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策略研究

研究周期

一学期

起止时间

2012、8----2013、2

杨研究团队成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所教学科

承担的任务及分工

杨 雪

39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王雅芳

50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张晨君

40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宋翠菊

49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孙照明

47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邵丽红

 

45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郭凯荣

 

46

数学、语文

课题实验教师

研究计划

一、课题的来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课堂提问是

   解决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中动态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些教师在理解贯彻新课标时,以为只要课堂提问能引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是新理念。把过去“满堂灌”改为“满堂问”,使学生穷于应付老师的问题,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领会所学的知识。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在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如:

1、对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

2、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3、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等等。

由于课堂提问简单重复、呆板和随意,使得课堂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学生久而久之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这显然很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可以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增强进一步学习信心。

    2、学生学习走出困境,树立信心,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让学困生找回自信,真正在堂教学中作到主动发言。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孔子还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3、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4、“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究内容

1、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2、教师有效性提问的内涵和特点。

3、有效性问题情境的研究。

4、有效性提问与学生思维发展探究精神的相关研究。

5、有效性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6、教师有效性提问技巧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5、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1、准备阶段:

①成立课题研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②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

③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作出界定,对其成

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2、实施阶段:

①各研究小组实施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

②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撰写教育个案

③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库

④找出有效防止学困生产生或有效转化学困生的规律。

⑤收集实验资料,撰写经验文章;

3、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确定课题,撰写课题方案。这个阶段,教师不断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确立研究的课题,并查找、阅读相关理论文章,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1、调查分析,了解我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课堂提问内容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态度、看法,了解学生最喜爱的提问形式和类别,进行比较和研究。

2、加强学习,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关于学生的相关教育理论;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探索教师课堂提问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制定的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第四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2月,总结成果。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的研究报告。

学校评审意见

 

 

 

 

 

                                              (公章)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