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提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重要保证。教师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学生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就会自然产生亲近、感激与仰慕心理,而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亦将被诱出来。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一个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教学情感、恰当得体的语言、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
3.改变课堂模式,给学生在课堂上创造参与教学的条件。现在的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传统
的封闭形式,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要有开放的课堂教学,创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改变课堂参与方式,增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4.改变评价,使学生有信心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传统的教学评价用统一的模式标准去要求,用预定答案或现成的结论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封闭的;开放的教学评价应当是打破“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应试中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由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自由评、互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课堂是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壤,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教学发生本质的改变,给学生时间、空间去质疑,让学生发展求异思维,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让我们的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的有效参与而生机勃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