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2019-01-08 09:02:4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叙事 |
在一个学期的实习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齐的,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搞笑、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第15课《落花生》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后问学生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中,包括我自己也受到了启发,因为课文中里父亲讲了一句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稳重的父亲期望孩子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教学中我教育学生课文不要学习完了就算了,语文最有意义的就是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中的哲理,此刻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学经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因为自己好看就趾高气扬这样是不对的。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像花生那样不只讲究体面,也要讲内心。而平时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齐清洁就行了,不要过分追求华丽和昂贵。学生时代要讲究勤俭节约,勤奋好学,要谦虚,把书读好,将内心充实,以后自然腹有诗书气自华。看着学生们都坚定地点头回应,我的内心感到了欣慰,这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性,教书育人,正是如此。
学习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要在书本上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传递。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语文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言语精辟同时循循善诱,我在教学学生的同时仿佛自身得到洗礼,这让我感到欢喜。
前一篇:教学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