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上册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梁枝清)

(2018-12-13 10:06:58)

  时 设 计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2018  1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会识“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等4个生字。认识偏旁“辶、忄”。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 “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教材

分析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11个,会写4个字。流利地朗读。认识2个偏旁。

难点

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 “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知识链接:古诗谜

 

 

              头戴小红帽,

解落三秋叶,    身穿大白袍。

能开二月花。    走路摇摆摆,

过江千尺浪,    游泳稳又快。

入竹万竿斜。

学生猜谜语

二、预习任务:

 

 

 

 

 

1、积累本课生词,会认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 “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自由读读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自主、合作、探究:

 

 

 

 

 

 

 

 

 

 

 

 

()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呈现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画》的20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师:小朋友,大家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2.学生读诗。

师: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

师: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初读正音,突出重点

1.学生自读诗句,对铅笔标出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自读,同桌互读互考。发现不对的,同学教读。

3.全班齐读,轮读。

4.教师用生字卡片个别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1个生字。

5.学生自由读,重点抽读,抽读重点。

()背诵诗句,领会其义

1.看谁背诵得最快。(学生自由背诵)

2.背得不错!你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给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

师: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会不惊呢?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3. 读一读,看看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4. 戴头饰,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2)高──矮 哪种是高,哪种是矮?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3)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演一演表现相反意思。

4)白──黑 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说说相反的例子。

5)晚──早 什么晚,什么是早?说说相反的例子。

6)读一读6组反义词。

()写字指导,练习书写

呈现“人、火、文、六”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注意“火”先写“点”,再写短“撇”,第三画是长 “撇”,最后是“捺”。

观察图画

 

 

 

 

 

 

 

 

 

 

 

学生读诗

 

 

 

用铅笔标出不会认的字来。

 

 

 

 

学生自读诗句

 

 

同桌互读互考

 

 

全班齐读,轮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背诵

 

 

 

 

 

 

 

 

 

 

 

 

 

 

 

 

 

 

 

 

 

 

 

 

 

 

 

配动作表演理解反义词

 

 

 

 

 

 

 

 

 

 

 

 

 

 

 

 

 

 

学生观察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作业布置

抄写4个会写字。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贯穿学习。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孩子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我在其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我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图、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