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12 21:02:0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梢 暇 恋新词留恋 不禁 展示 颤动 南国 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chàn“应接不暇yìng“一簇cù“

②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 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

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四)、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生字并熟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第三段(1013自然)

第四段(14自然段)

教学反思:《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巴金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不难,难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笔下的这种树与鸟、人与鸟、人与树的和谐之美。

四(1)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