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17-11-12 19:01:15)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钟》教学设计

 谢文英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情的习惯。

2、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准备:

1、课件。

    2、没有数字和指针的钟及各种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词语。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花钟

1、请同学们打开书52页,出示课件:学习提纲一

     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是花钟?在文中找一找,用——划出来。

2、汇报。

、理解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

   齐读第3自然段

 引导“泡泡”的问题。

出示课件:植物学家的做法真妙,妙在哪儿?

(小组讨论)

3)出示课件:我会夸。

2、激趣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花用开放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时间,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有趣的花钟?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下面我们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学习提纲二

    默读第一段,用——划出写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的句子,并圈出花名。

2)汇报:

    指名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花的句子,就出示这种花的课件、句子比较(2句)、指导朗读

3)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写美了、写活了,你也会吗?

出示课件:小作家

4)读读记记。

5)师生互动读句。(考考你)

6)出示课件:再朗读。

7)制作花钟:

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花钟。(指一名学生负责,由他找伙伴上台做花钟。)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着学生做的花钟提出问题:板书:开花时间不同?

2)出示课件:我是小小科学家

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呢?

3)汇报,板书: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

4)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例子

5)指导读文段

6)出示填空练习

7)自读第二文段,划出上题所填的内容。

 、总结延伸

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而且还解开了花钟的秘密,同学们,花不仅带给我们美丽,还告诉我们时间,所以我们要爱护......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有信心吗?要有行动哦,看到第一自然段最后一个是什么标点符号?这个省略号表示……那请看今天的作业。

五、作业:

1、积累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在课后自己搜集资料,把花钟制作完整,展示自己所做的花钟。

2、观察你最感兴趣、最想介绍的一种事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3  花钟

                          开花时间不同 

    温度、温度、光照

                         昆虫活动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从最有趣的段落学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什么是花钟?这样的花钟真妙、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我也想做这样有趣的花钟。这样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最后一段)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

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

我们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是对的,但是,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讲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钟》第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好这段,我进行了引导、师生互动朗读,但在第二段的教学中,由于这段只是介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学生容易学懂,所以我完全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只进行检查,也只用了少量的时间。

   至于不足的地方,有待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