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17-09-21 14:39:59)《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离开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种子宝宝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1)、诗中有几个小节?
(2)让学生诗歌中找出我会认得生字,并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师出示生字词:植物
离开 观察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和“为”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诗中写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用-——画出。(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指名读第一节。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默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用波浪线划出来。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它们可能会去到什么地方?
(3)、课件出示:理解“降落伞”“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所以他们四海为家。
2、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苍耳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1)、自由读。
(2)、豌豆妈妈是靠什么来传播中种子的呢?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a“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b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可以四海为家。
五、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植物妈妈,,练习读、练习背诵。
六、拓展:同学们你们课前搜集到的或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跟同学分享。
七、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在自然界中,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板书: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开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通生字的音、形、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然后精读课文,理解重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通过抓住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苍耳等重点词句,去品读全文,在品味中感悟课文内容,在感悟中升华思想。本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读、思、划、说、再读的层次性教学法,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