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下降、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急促下降、呼吸衰竭,普通喉镜、可视喉镜、airtrec插管受阻,患者大量喷血,生命垂危,准备喉罩插管……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海淀院区。2014年5月9日凌晨3点,重症医学科为抢救患者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殊死较量,打响了一场生命保卫战。
5月8日人民医院海淀院区一位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突然病情危重,转入重症医学科。伴随着大量血性胃液不断涌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患者昏迷,生命垂危。重症医学科海淀院区的医护人员客观判断病情,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果断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不失时机对患者进行抢救。张振宇副主任医师、周刚主治医师、马彦辉护士临危不乱,迅速对患者采取了输血、脱水、抑酸及头部低温保护等治疗。然而患者在病情短暂平稳后,血氧饱和度又急速下降,患者呼吸困难,出现衰竭。张振宇医生果断决策,立即行气管插管,但患者为重度困难插管,插管受阻。突然,鲜红的血柱喷到了医生护士身上。但是医生护士顾不上去擦拭,带着满脸血水和汗水继续忘我工作,继续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挽救生命就是最高职责,有一份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恪尽职守,捍卫生命,永不放弃!张振宇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决定选择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经过医护人员的奋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患者喉罩通气成功,氧合改善、心率回升,病情逐渐平稳。
重症医学科安友仲主任闻讯后迅速赶往海淀院区查看病人并且慰问工作人员。安友仲主任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的果断决策、科学施救给予高度肯定。针对喉罩无法长期佩戴,患者气道条件不容乐观的情况安友仲主任立即协调麻醉科会诊。麻醉科全力支持,专门派出于玲副主任医师参与治疗,经过麻醉科及重症医学科的密切合作,终于插管成功且拔出喉罩,患者转危为安。海淀院区重症医学科首战告捷。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一段话:“科学无非是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宗教是对于生命的崇敬心,文学是对于生命的叹赏,艺术是对于生命的欣赏。”医务工作者也在工作中发出对生命的深深感悟:医学是对生命的保卫与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