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之义——1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2011-04-10 15:48:35)
标签:

孔子

论语

见得思义

君子九思

李自成

吴三桂

陈圆圆

文化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解释: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知识分子有九件事情要重视,视思明”,当然看东西要看得清楚,但这并不是指两个眼睛去看东西。这是抽象的,讲精神上对任何事情的观察,要特别注意看得清楚。同样听了别人的话以后,也要加以考虑,所以谣言止于智者。听来的话要用智慧去判断。脸色态度要温和,套用现代的话,是不可摆出神气的样子。对人的态度,处处要恭敬,恭敬并不是刻板,而是出于至诚的心情。讲话言而有信。对事情负责任。有怀疑就要研究,找寻正确的答案。“忿思难”的“忿”,照文字上讲是忿怒,实际是情绪上的冲动,就是对一件事情,在情绪上冲动要去做时,要考虑考虑,冲动是魔鬼。“见得思义”,凡是种种利益,在可以拿到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合理,应该不应该拿。

这九个条件,完全讲到思想问题。在我们生活思想上,以伦理道德为作人做事的标准。

 

    我们对“忿思难”都会有感触的:明未,李自成造反,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吊死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这时大顺政权对明朝大将吴三桂的政策是招降。李自成派遣使者说明吴三桂,并答应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三桂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封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园园也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斩了来使,将另一名使者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夺去山海关。引清兵入关,随即,清兵大举南下。

常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成千古骂名。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7/27F20B458D85DF6BBC97424E1E15B763.jpg

    我再说说见得思义

    鲁定公13年,这一年,孔子56岁,齐国惧怕孔子在鲁国为官,鲁国强大对齐是很大的威胁,于是,离间鲁定公与孔子的关系。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与鲁定公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国君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这时的掌权的季孙氏与鲁定公,只看到了美女和享受,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得”与“义”,为什么人家送你美女,这合不合常理。得了美女而失了孔子。

    当见得时一定要思义啊!

http://hiphotos.baidu.com/guxuan2003/pic/item/b85197fdf9e19014d7887db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