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国家有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要通约,是穷困的意思。
成人:人格完美的人或者全才的人
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比孔子小9岁,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就是子路来到孔子门下,没有人敢说孔子坏话了,因为惧怕子路。子路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卫国内讧中被杀。
智,臧武仲为鲁国大夫,他在齐国时,齐庄公要给他封地,他料到齐庄公不能长久,拒绝了,后来庄公被杀,他没有受到牵连。所以孔子说他“智”。
齐庄公是个一心励精图治振兴齐国的人。有一次出游看到螳螂而不识便问车夫,车夫告诉他这个螳螂很自不量力,只知前进不知后退(螳臂当车),庄公想了想说:如果是人的话,一定是勇士,我们要尊重。于是吩咐车夫绕开那只螳螂,此后天下英雄闻讯,纷纷前来投奔。
所以在庄公的时代,齐国比较强。 但是齐庄公是个性情中人,后因与崔杼之妻私通,被崔杼等人杀害。
不欲:宋·朱熹《论语集注》:“孟公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孙氏家族,清静寡欲,清正廉洁,为孔子所尊敬。”
勇:有两只老虎为了争夺一头牛而打斗,卞庄子要去刺杀老虎,馆舍里的一个小孩制止他,说:“两只虎正要去吃那头牛,当它们吃得胃口很香的时候就会抢起来,一抢必定互斗,斗的结果必然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这个小孩说得对,就站着等待。过了片刻工夫,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的受伤,小的死了,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这一下子果然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
才艺:冉求(前522-前489),只活了33岁,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通称冉有。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冉求在搞经济建设和政治方面有才能,孔子说他的“艺”,可能在诗书乐方面也应该是样样高超吧!
孔子对完美的人的要求,“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可以了。
见利思义的典模:关羽
http://s15/middle/79bdca8bta04bd1f8001e&690
关公画像
我们知道曹操得到关羽后,大为重视,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并授汉寿亭侯爵位,上马给金,下马送银,金钱美女一应俱送。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当知道结拜大哥刘备的所在后,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并过五关斩六将,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关羽就因此,而被后世奉为忠义的化身。
我想每当关羽看到大把人民币和二十多名美女时,他想到的是“义”,是他的结拜时的誓言,和出生入死情谊。而不是乐在美女金钱之中。退利得义,而成千古圣人。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我们谁不曾青春年少,谁不曾有过梦想,谁不曾对父母说过要让他们住上大房子,陪着他们去各地旅游,谁不曾说过让自己爱的人一生幸福。当我们无奈的生活在窘迫状态下,我们说过的话还记得吗!我们还为我们的梦想去奋斗吗!孔子明确的告诉说,不管你生活在多么不利的状态下,都不要丢掉自己的信仰,都不要丢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