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学生接触大自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机会。将身边的植物制作成标本,能够让孩子进一步的打开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从小关心身的各种有趣的现象。
二、目标
通过制作活动,密切学生和生活的联系,建立了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对象:三年级学生
人数:45人
四、方案内容
第一步:制定简单的小组活动计划
针对活动内容,制定简单的小组活动计划,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办事,本阶段重在让学生学会筹划活动。
第二步;根据选定内容就地取材。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树叶。
2、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各种标本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多渠道收集资料。学生利用课余时向家长、上网等渠道,有针对性的收集有制作方法的资料。本阶段重点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为动手制作标本做准备。
第三步:学生动手制作标本。
1、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制作活动。
2、学生完善手中制作的标本。
3、评价个人在小组活动中表现。
4、每位同学简单的写出这次活动的感受。
第四步:展示成果。
1、各小组进行交流展示
2、小组之间进行评价,选择精品参加学校科技节展示。
五、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为了将这次活动搞好,同学们都用了很多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实践。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这个活动结束,班上开了一个总结大会,表扬了那些积极主动去探索、学习、实践的孩子们,并从中选出了代表作品参加全校的科技节评比活动。大家将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正确的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与大家制作的作品一起放进了个人的成长足迹里面。
六、教师的认识和反思
采集制作野外植物标本这个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言有很大的难度。但学生通过在这两个月的活动中,成长进步了不少。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我对这个内容有着更深的感受。
1、让学生接触到了大自然。
现在的孩子和大自然母亲之间缺少了太多的联系。很多学生在活动之初认识不了几种植物,在他们的脑海里对大自然是什么样的没有概念。通过一段时间接触后,学生们的知识增加的很快,经常有孩子拿着植物来考我。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自觉的责任。
2、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原来上课,虽然同学们活跃但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大家在活动中发挥了孩子好奇爱问为什么的本性。如今孩子们会为一个问题在课堂上争论在课后论证。良好的学习气氛在班上形成,这是我预料之外的事情。学生的主体意被唤醒了。
3、学会了合作和沟通
大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经常在一起活动,在小组里讨论研究问题,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交流。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还很小,他们制作的东西相对而言时很粗糙的,但探索求知的大门已经打开,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不断完善这个有趣的内容。
结束语
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活动,同学们们会积累很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学以致用,创造更多学习乐趣!
牵牛镇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
植物标本的制作及研究
|
课题组长
|
周文娟
|
班级
|
三年级
|
指导教师
|
潘丽清
|
课题组员
|
周玥
李帅
王帅
李赛龙
赵贇
张名宇 赵斐
周文倩
周述婷
余佳瑶
|
立题
理由
|
选题
背景
|
在野外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乐趣的事。春天来了,我们要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并趁此机会去郊外走走看看,享受一下大自然的乐趣。
|
目的
及
意义
|
让我们在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贴近生活,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与大自然同行的活动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
|
研究方法
|
网上收集资料、图书查找资料、动手实践操作
|
研究阶段
|
第一步:制定简单的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步;根据选定内容就地取材。
第三步:动手制作标本。
第四步:展示成果。
|
所需条件
|
图书资料、计算机、玻璃片、吸水纸、化学试剂以及制作标本的工具
|
研究结果
|
植物标本成果展示
|
体会
|
这次的活动结束了,同学们都受益非浅。同学们获得了一次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的体验;同学们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增长了知识,获得了交流。我们觉得这次活动很成功。我们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合作与交流,希望学校能够多展开类似的活动,从而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
|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