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插本管理学真题
(2011-11-13 09:54: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插本专题资料--管理学 |
广东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 )。
A、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
C、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2、X理论和Y理论是由( )最先提出来的。
A、泰罗
C、麦格雷戈
3、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由( )提出来的。
A、巴纳德
C、泰罗
4、短期计划的时间一般为( )。
A、1年以下
C、3年以下
5、目标管理最早由( )提出。
A、法约尔
C、德尔菲
6、头脑风暴法常用于( )方法。
A、个体决策
C、短期决策
7、在决策的波士顿矩阵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 )经营单位的特征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
A、金牛
C、问题
8、决策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 )。
A、评估备选方案
C、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9、戴尔提出的判断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标准是( )。
A、较高的管理层次做出的决策数量越多,分权程度就越大
B、较高的管理层次担任的决策重要性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大
C、较低的管理层次做出的决策数量越多,分权程度就越大
D、较低的管理层次担任的决策重要性越大,分权程度就越小
10、主张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现代管理流派是( )。
A、数量管理理沦
C、质量管理理论
11、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 )相统一的学科。
A、阶级属性
C、时代属性
12、滚动计划法是用( )的办法制定计划。
A、近细远粗
C、近细远细
13、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组织层次与组织幅度的互动关系呈现为( )。
A、并列
C、反比
14、在管理方格中的9,1型领导方式称为( )。
A、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C、团队型管理
1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斯金纳
C、马斯洛
16、下列沟通方式中,具有快速传递、快速反馈、信息量很大,但是传递过程中经过层次愈多信息失真愈严重、核实愈困难的是( )。
A、口头沟通
C、非语言沟通
17、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属于生产控制的( )。
A、对顾客的控制
C、质量控制
18、TQC属于生产控制的( )。
A、对供应商控制
C、质量控制
19、为防止问题的发生而进行的控制是( )。
A、前馈控制
C、跟踪控制
20、下列( )不是外部招聘所具有的优点。
A、被聘者具有“外部竞争优势”
B、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C、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D、有利于平息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21、控制过程展开的首要环节是( )。
A、衡量绩效
C、确立标准
22、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 )。
A、质量检验阶段
C、准时制库存管理系统
23、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这种控制活动属于( )。
A、同期控制
C、反馈控制
24、下列哪一个会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需要列为控制对象的是( )。
A、决策目标
C、人际关系
25、菲得勒的权变理论在说明领导环境决定领导方式时提出( )。
A、环境较好时采用高LPC领导方式
C、环境较好时采用低LPC领导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26、下列属于管理者人际角色的有( )。
A、发言人
C、领导者
E、传播者
27、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
A、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E、语言技能
28、组织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其层次包括( )。
A、环境层
C、精神层
E、物质层
29、在权变管理理论中所指的因变量是( )。
A、环境变量
C、人员变量
E、信息变量
30、计划根据明确性程度可以分为( )。
A、战略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
E、指导性计划
31、从决策的重要性看,决策可以分为( )。
A、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E、业务决策
32、目标的特征主要有( )。
A、层次性
C、过渡性
E、长远性
33、为了达到组织设计的理想效果,组织设计者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
A、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
C、设备配置
E、层级设计
34、组织设计要坚持的原则有( )。
A、统一指挥原则
C、控制幅度原则
E、柔性经济原则
35、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 )。
A、专权型
C、人际型
E、放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组织文化
37、计划
38、管理幅度
39、领导
40、反馈控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要回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42、简述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43、简述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44、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五、论述题(10分)
45、论述公平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茂盛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
茂盛公司是中国南部一家种植和销售茶叶和水果两大类产品的家庭式农场企业,由老祖父20年前承包创办的,那里的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这些产品。公司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加工和营销经验。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公司已初具规模。老祖父十年前感到自己体衰,将公司的管理大权交给了儿子王光。孙子王明前两年从农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农场担任了父亲的助手。
茂盛公司大体上开展如下三个方面的活动:一是有相当一批工人和管理人员在田间劳动,负责种植和收获茶叶和水果;另一派人员从事发展研究,他们主要是高薪聘来的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负责开发新的品种并设法提高产量水平;还有一类是市场营销活动,由一批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组成,他们负责走访各地的茶叶和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公司的销售队伍实力强大,而且他们也像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一样,非常卖力地工作着。
王光和王明父子俩对茂盛公司的管理一直没有指定出什么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对工作程序和服务说明的规定也很有限。王广相信,一旦人们对工作有了亲身了解后,他们就应当而且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不过,茂盛公司目前规模已经发展得相当大了。王光和儿子王明都感到有必要为公司建立起一种比较正规的组织结构。同时,儿子王明认为就目前公司的情况,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比较合适的。
1、王明认为就目前公司的情况,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较合适,请说明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并帮助画出包含茂盛公司主要活动的组织结构图。
2、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该公司的规模获得进一步的扩大,王光每天花了大量时间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王明建议将组织结构调整为事业部制。请你说明理由并画出包含该公司主要活动的组织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