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君:没有诊断,没有帮助,何来教育?

(2019-01-19 12:12:45)
没有诊断,没有帮助,何来教育?
         ——来自清澜山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来信(之八)
王君:没有诊断,没有帮助,何来教育?


我的朋友们:
        今天早餐时碰到一年级的班主任林老师,他问我:如果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好,应该如何办?
林老师是一位我非常欣赏和敬佩的年轻老师。去年和他一起带学生去北方研学,我发现这个年轻人对待学生非常细致体贴。虽然自己还没有结婚,还没有孩子,但很懂孩子,也知道如何照顾孩子,责任心极强。这样的年轻人,是卓越班主任的好苗子。
        他的问题,也是很多年轻班主任经常问的,这个问题激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就趁这个机会谈谈我的看法,不一定都对,但都是我的真实经历所得。
        关注学生的专注力,背后其实是关注课堂的纪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年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敏感的背后大概是对维护自己课堂秩序的敏感。渐入中年之后,倒越来越放松了。很多时候,甚至觉得“专注力”之类,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这种放松,大概来自于自己越来越不屑于控制自己的课堂,更不屑于控制自己的学生。对人性越相信,对人的多元性越认同,就越不会被孩子的专注力不好等问题困扰。
        我有几个感想可以和年轻的朋友们分享:
        一是当发现学生某一方面有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判断就是学生“态度不端正”。我们的教育是很喜欢动不动就“态度至上”的。我们总觉得学生表现不好,就是因为“态度不好”,只要纠正了“态度”,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正确了,配合老师了,问题就会解决。
        但事实上,就我的经验,问题经常不是那么简单。相当部分孩子的问题,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
        也就是说,不是孩子不想有“专注力”,而是他们暂时做不到。
林老师对此很困惑,他说他们班有个学生在他的课上是有专注力的,但在其他课上就不行。这不就证明了他是有能力但是却不愿意配合老师吗?这就是“态度问题”啊!
        我说,也不可以这样轻率断定孩子不配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师生双方共同合力的结果。孩子专注力的表现好坏,一是决定于孩子自己的能力,二是决定于老师的各种情绪暗示。你是班主任,你了解这个孩子,你跟孩子的情感交流不仅充分,而且方法正确,这些因素,都会让孩子在你的课堂上有好的表现。但其他老师如果平常跟这个孩子的情感交流不够充分,跟这个孩子的联结还不够好的话,他在课堂上传递给孩子的情感暗示就不会到位,孩子的专注力自然就不会太好。总之,老师的授课内容的质量,课堂管理的方式,对话的方式都会影响和孩子的交流。所以,我们是不能简单地判断一个孩子“不配合老师”的。
        一般来说,学生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保持这样的思考习惯:
        首先,是诊断。要有好奇心,要追问:他为什么这样?刨根问底,是老师最宝贵的思维品质。一个孩子不够专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是老师讲得太简单,他听起来索然无味儿?是教室学习环境不够好,对他有负面影响?是身体发育的原因?我听医生介绍过,孩子的大脑皮质的机能的发育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会明显滞后,这就会导致孩子的不专注。是情绪原因?这段时间孩子遇到了某些意外事件,情绪过于低落或者过于高亢都会让孩子专注力降低。是身体机能低潮?这也完全可能。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高潮时工作效率很高,低潮时想把自己发动起来也不行,完全和工作态度无关。是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习惯性精力分散……
        总之,“不诊断”,我的教育就从来没有真正地开始。简单地以“态度”判断学生,是极为不科学的粗暴的行为。
        只有通过诊断,我们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教育的“下药”不是惩罚学生,用一堆的纪律去约束学生,而是琢磨方法。问问自己,我可以怎么帮助这个学生?
        帮助,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第二个优秀的思维品质。
        如果是因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就真的需要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努力让教学内容本身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所以,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我看见过太多的老师,每一天上课带进教室的东西,是自己都厌倦的东西,那咱们怎么能够批评学生不好好听呢?
        如果是教室的环境对孩子不利,那么可以试着调调孩子的座位的方向,调调同桌等等。这是外在环境的帮扶。
        身体发育的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低年级的孩子,如果手指肌肉发育稍微缓慢一些,书写就会比一般孩子慢,字迹也不会好看。如果大脑某一方面发育稍微迟一点点,孩子在协调性啊,自我控制方面也会弱一些。语言表达的能力强弱,也很受身体机能发育的影响。小学阶段女生更是普遍比男生发育快,发育早,所以,女生中总是有更多的孩子懂事听话,写字工整,表达流畅。小学简直就是女生的天下……这些现象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调整对每个孩子的期待,不要求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方面都有相同的优秀的表现。在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是习惯性地不认同这点的,习惯性地用“别的孩子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质问学生。其实,这样的质问本身就是很野蛮的,也是没有用处的。
        这种情况如何帮助孩子呢?我咨询过一些专家。他们解释说,如果是因为身体机能发展不平衡导致孩子专注力不好,着急是没有用的,过分的严格要求更是适得其反。两种“帮助”会见效:一是真诚地等待,二是体育活动的锻炼辅助。比如坚持拍球传球跑步之类的训练活动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的。体育运动可以明显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这已经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如果不专注是情绪原因,那就需要老师和孩子共情,疏导孩子的心理,平复孩子的心情。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可以让孩子的专注力恢复正常。
身体健康状态不佳也可能导致孩子专注力不佳。那和家长一起关注孩子的食物和睡眠,以及锻炼作息等等,便都是必要的了。
        如果是家庭教养习惯导致孩子缺乏专注力,则我们则更需要和孩子父母一起精细诊断,鼓励家长先做出改变,孩子才可能有所改变。
……
         总之,先诊断,然后提供帮助。班主任没有这样的思维习惯,教育就会沦落为立规矩提要求。
        立规矩和提要求任何人都会,根本就不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到处,时时都充斥着立规矩和提要求,甚至,只有立规矩和提要求。我们误以为,规矩立好了,要求提到位了,学生就该乖了,问题就该解决了。若是这样,当班主任就简单了啊。
        最后,面对孩子的问题,都有“治表治标治本”的路径选择。“治表”相对容易,苛严的纪律管理马上就可以见效,但这肯定是暂时的法子,学生很快就会反复。“治标治本”需要老师的智慧和耐心,用的时间也相对漫长,但这样做,我们才是专业的教师,我们才是在真正做教育。
        谁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线活儿。短期就要见效,甚至马上就要见效的一些做法,必然会导致教育的急功近利。我们清澜山学校是国际学校,是有大追求的学校。我们学校的老师,如果不具备“诊断”和“帮助”的意识和能力,肯定是很难胜任的。
        我是王君老师。
        这是清澜山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第八封来信。谢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你的朋友:王君
                                                                                                                 2018年10月19日

王君:没有诊断,没有帮助,何来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