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我的前半生》:我们终将属于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
(2017-07-23 08:26:50)唐晶终于决定要结婚了!她终于有勇气坦然地享受贺涵的爱了。
《我的前半生》看到这个地方,我才松了一口气。
对这个职场上的女强人,也真正到了这个地方,我才有了一点点喜欢。
确实,开始无论唐晶在工作上多么叱咤风云,对闺蜜罗子君有多么倾心关照,对这个角色,我就是喜欢不起来。
一是觉得虚假。这种生命状态的女人,会成为另一个游手好闲粗野自恋的全职太太的“中国好闺蜜”,这不过是编剧对于女性亲密关系的意淫罢了。而唐晶对罗子君无原则无界限的袒护和帮助,更是和她在职场上为人准则大相径庭。大凡经历过职场水深火热的女人恐怕都不太相信这对组合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就算暂且不管这些,唐晶的活法也让我觉得紧张。一个女人为事业拼尽了全力,表面上风光无限,内心却如履薄冰。防上司,防同事,防情敌,防恋人……除了无底线地相信罗子君,她似乎害怕着一切。她的坚强聪慧只是护身的软猬甲。事实上,这个女人,活得很紧绷,很劳累。
还好,经历了香港的生病和诸多变故后,唐晶终于被这场“身体的浩劫”唤醒。她终于明白她奋斗的全部意义不是和这个世界为敌,而是相信生命的美好,相信人性的美好,相信爱情的美好。她终于决定放慢乃至于停止职场的无限争斗,回归俗世的生活,享受俗世的生活。
当然,她已经迟了。她错过了贺涵最爱他的时刻。
她的贺涵,爱上了她无界限帮助无底线帮助的闺蜜罗子君。
我不知道故事会如何发展。我衷心地希望,这一对闺蜜,不要互撕。
我还希望,哪怕最后她痛失贺涵,也不会用重整盔甲彻底返回职场的方式来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如果她真这样做了,她便从觉悟中重新跌入混沌。
这是她当初对俗世生活的误解和拒绝带来的惩罚。她必须承受。
她要重整旗鼓的,是继续修炼对爱的信心,对生活的信心,以及,好好享受俗世生活的能力。
比如,继续认真为自己,为爱人,榨一杯果汁。
比如,学习认真为自己,为爱人,做一顿饭。
……
为事业拼搏,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再辉煌的职场,终有一天,我们得放手。
但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好好享受活着的过程,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祝福唐晶能坚守这个信念。优秀的女人,是必然进可攻,退可守的。“攻”和“守”一样重要,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
也祝愿罗子君经历了职场考验之后,真正成熟起来。成熟的标识是,如果她愿意再一次选择做全职太太,她便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力。而且,把“全职太太”这个职业做得风生水起。在这个位置上,她依旧被人尊重,依旧光彩照人。甚至,她用自己的努力,为“全职太太”重新命名了,重新赋予文化含义了。
祝愿唐晶和罗子君,都朝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理想走去。既不被男权社会绑架,也不被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软弱绑架。
想走向职场,就走向职场。
想走向家庭,就走向家庭。
走向职场之路和走向家庭之路,都是自我成全的路,自我实现之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巧赴大连参加“正道语文”的年会,成都的罗小维教研员跟我聊起他和广西王静老师对我的《一路修行做女人》中的一篇关于红靴子的文章的争论。很有意思。
在这篇文章里,我书写了一个小时候的“红靴子之梦”。我说成年后终于拥有了一双红靴子时候的开心“赛过上了十节优质课”。
王静老师不理解。
罗老师这样跟她解读我的心情:
吾维尔
吾维尔
吾维尔
吾维尔
我说:
谢谢罗老师 ,你分析得很棒 。于我而言,俗世的生活和职业的追求一样重要 。多少红靴子的梦 , 才让贫寒的生活充满了诗和远方的魅力
。职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 还是活得美啊 。我内心深处是不喜欢没有烟火味儿的女人的。女人再怎么追求事业 ,也要活得有女人的样子
。到了某一个年龄 ,我们会发现,爱自己 ,永远是最重要的 。课上得好,需要人家的评判 。 实现儿时的关于美的一个梦
,却是自我的灵魂的成全。 外在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繁华落尽。
爱自己,永远不比爱事业更简单。
其实,还有一半意思,罗老师没有为王静老师点明:
从世俗的评判观点而言,“十节优质课”是有用之物,而“一双红靴子”是无用之物。
但无用之用往往乃是大用。这个观点,读点儿庄子的人都明白。
我只有有幸成为了大家眼里的所谓“优秀语文教师”。而对于我们圈子以外的人,未必觉得“语文名师”这个头衔有多么重要,未必觉得上优质课的梦比得上一双红靴子的梦。
所谓事业的成功,永远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而对于生活的热爱,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我们不可能永远站在舞台上,站在聚光灯下。
我们最终将属于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
所以,爱上俗世生活,享受俗世的生活,亦是最大的修炼。
王静妹妹,你可理解了?
(2017/7/23)